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棉花姑娘》的解读

《棉花姑娘》的解读

11-07 14:58:54   浏览次数:136  栏目: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棉花姑娘》的解读,

《棉花姑娘》的解读

 

  理念是行为的内核,行为是理念的外显。在新课程的脚步声中,我们正在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听了屠老师的《棉花姑娘》第一课时,受到了很多启发,同时也有文本解读有了一些感触,借此,就阅读这个层面谈自己的点点滴滴。

新课标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定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在屠老师的《棉花姑娘》课堂中,老师着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感受童话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棉花姑娘的悲喜,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体验,去领悟,去享受阅读的乐趣,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但我觉得对文本的解读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我们都知道,“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告诉了语文教材的性质和功能,提倡教师要以教材为范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在三个“维度”上得到相应提升。

1.鉴赏阅读

《棉花姑娘》是一篇童话,教学中,教师也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多元解读,用课文蕴含的美好情愫,激发学生的理想火花。屠老师《棉花姑娘》的课堂上,让学生朗读课文,在书上圈圈点点,想想故事主要讲了什么?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学生纷纷把自己的对文本的理解用不同形式说了出来。学生争先恐后,说出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虽然初读的理解还比较浅显,但学生在这样的反复熏陶中学会了读懂文本,学会了鉴赏文本。

2,质疑阅读。

阅读,尤其语文阅读要使学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产生疑问和惊奇,具有质疑问难的能力和精神,就必须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在难点处求疑,在无疑初求疑。让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既可以对文章中心发问,又可以对问题发问,还可以对某个句子或文中的对话发问,有时甚至可以对课文中的标点发问。

在屠老师的《棉花姑娘》这一课中,有一个点:当棉花姑娘在蚜虫的折磨下露出了痛苦的神情时,燕子,啄木鸟和青蛙相继出现了,但它们都非常遗憾地离开了,都没能帮棉花姑娘解除痛苦。这里屠老师作了引导,让学生读它们的对话,但不是十分深入。我觉得还有曲径探幽的必要,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个一个难点。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开,学生问题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学生的思维会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回答可能“百花齐放”,又可能是各抒己见。教师通过对这三种动物不能帮助棉花姑娘的问题中,通过对“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等三句回答棉花姑娘的话中,通过朗读和体会,让学生了解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分别吃不同地方害虫的科学知识。在这样的反复质疑中,学生在与文本的碰撞中,发现了疑问,探索了疑问,解决了疑问,增强了学习的动力,丰富了阅读的内蕴。

3.联想阅读

一年级的学生爱想象,善于异想天开。让学生通过联想,在课文未展开的情节或空白处,通过合理的想象,加深对文本的拓展和延伸。在想象中深究,在想象提高。《棉花姑娘》一课中,老师利用了换位想象:“假如你就是棉花姑娘,你身上爬满了可恶的蚜虫,你最想怎么样?”“啄木鸟也没有办法帮棉花姑娘,她心里会怎么想?”通过多次的联想,丰富了文本,发展了文本,也让学生的阅读真正走入了文本,走进了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了无障碍的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喜欢阅读,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4,拓展阅读。

“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是教学的永恒话题,更是当今教学主流。靠一篇课文,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升学生,显然是凤毛麟角,杯水车薪。因此,必须围绕文本的三维目标,进行多种方法的阅读拓展,才能事半功倍。在屠老师的课上,设计了一个仿说训练:“(壁虎、蜻蜓),棉花姑娘看到他们会怎样说,他们又会怎样回答呢?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一说吗?”学生各抒其言,把课文上所学的知识,迁移于语文实践中,内化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但是,是否可以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也穿插一些与文本有关的资料,在课后进一步拓展,让学生写几句话,让阅读有个最佳的归宿。如《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一天,《如果没有七星瓢虫》……这样就建构了开放的学习的环境,立足文本,同时又超越了文本,从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有了提高。

 

,《棉花姑娘》的解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