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诗歌赏析(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诗歌赏析(练习及答案)

11-07 15:19:47   浏览次数:705  栏目: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一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诗歌赏析(练习及答案),

一.《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称道。  

2.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好评。请选一角度,简要评析。

4.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更好,为什么?

5.解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6.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客游他乡思念故乡的情怀。

7.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字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体会“阔”的妙处)

8.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

9.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前人评价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10.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它抒发了作者  欢乐积极向上            的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

11.解释颈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

12.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   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13.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答案:2、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3、(1)时序交替,触景伤情,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2)透露出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3)用拟人的手法更有情趣。(4)写景中蕴含哲理(海日生于残夜,旧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4、答: “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的渺远无际而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似更为响亮。“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的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印象。5、第三联说红日紧贴尚未褪尽的的夜色在江面升起,旧年还没过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此联看似写景而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流逝,游人未归的思乡之情已经暗寓其中了。7、答:“阔”字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8、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9、(1)“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时序交替,触景生情)(2)这两字炼字炼句极见功夫。作者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语言上炼字炼句)(3)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在旧年将尽时闯入人间,将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有哲理意味)【此为开放性试题,以上(1)(2)(3)三个角度皆可】11、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写景逼真,而且蕴含了一种理趣,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既是美景,也是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12、写出“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的句子,;回答中能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13、D

 

二.《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周瑜  。诗人杜牧和李商隐 合称“小李杜”。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的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郎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寄托了作者的什么情怀?

4.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赤壁》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是由什么引发“怀古之幽情”的?

6.有人认为这首诗的第四句可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你怎么看?

7.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

 

答案:3、要建立一番事业,需要一定的条件,倘若没有这些条件,就是英雄也无能为力。寄托了作者的抑郁之情。4、这两句不思议论,反说其事,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5、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慨。(在那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时光消蚀掉,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发了“怀古之幽情”。)前两句写兴感之由。6、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的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正是此诗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此小题考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7、杜牧其实是借《赤壁》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三.《浣溪沙》 [北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上片写景在作品中有何作用?

2.“门前流水尚能西”与“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恨歌》》一句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3.从所积累的诗词名句中(课内外不限)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依据句意相反的来,写在下面:“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词中的“黄鸡”代表光阴流逝,你还能说出哪些代表时光流逝的词句?说说它们能代表光阴流逝的理由?

5.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 沙净无泥”“ 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见解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画面。

6.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

7.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8.“谁道人生无再少?”,诗人是真的认为,人生可以返老还童吗?

9.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1] [2] [3] [4] [5]  下一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诗歌赏析(练习及答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