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把猜一猜、估一估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估测和应用意识。在实际生活中除必要的精确的称量物品质量外,更多的情况下要用到估测。教学中,当学生初步建立了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教师都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出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如:让学生“左手放2分的硬币,右手放一袋护肤霜。当你认为两边一样重时,看一看硬币多少枚,再估一估这袋护肤霜大约重多少克。然后揭开胶布,看质量标识(误差在±2克内),算估对”;让学生掂体积不同,质量都是1千克的铁块、锯末、苹果等,然后再称一称;还有就是估测练习:(1)先称1 千克的苹果数一数有几个,再估出3千克的苹果,称一称,看估得准不准。(2)分小组估一估大家带来的物品有多重,再选合适的称一称,看谁估得准。
5、“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这节课可以看出,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教教材”,而是主动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从学生所调查的丰富信息出发,灵活地展开教学。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堂课中,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平等地交流,通过合作交流产生思想碰撞,使其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