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 ,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合作探究】
1.孟子是用什么方法分析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2.分析理解“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3.孟子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时用了什么方法?请具体分析。
4. 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5.孟子认为要实现王道之始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达到王道的成功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以上措施可以概括为哪两方面?
6.梁惠王是否会接受孟子的观点?为什么?当代中国,共产党治国,是否用到了孟子的智慧?
7.试总结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
【巩固提升】
1.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年成坏,受灾) B.弃甲曳兵而走(跑)
C.养生丧死无憾(保养生命) D.然而不王者(这样却)
2.选出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
A.或百步而后止(或许)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及,比得上)
B.请以战喻(请您) 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www.lexue88.com
C.申之以孝悌之义(兄弟友爱)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官仓)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班”)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约束)
3.选出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A.请以战喻 B.以五十步笑百步 C.斧斤以时入山林 D.申之以孝悌之义
4.选出“之”字相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寡人之于国也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树之以桑 ④申之以孝悌
⑤王道之始也 ⑥填然鼓之 ⑦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⑧未之有也 ⑨察邻国之政 ⑩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①④⑥ B.②③⑦ C.③④⑧ D.⑤⑨⑩
5. 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介词“于”字意义解说正确的一项( )
①寡人之于国也 ②则移其民于河东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⑤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A.②④相同B. ②③⑤相同C. ①⑤相同D. ①②③④⑤各不相同
6.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能归类在一起的一项( )
①是亦走也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王道之始也 ④树之以桑
⑤申之以孝悌之义 ⑥未之有也 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①②③⑥ B.②④⑥ C.②④⑤⑦ D.③⑥⑦
7.选出与“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
A.时不我待 B.兵不血刃 C.莫衷一是 D.自愧弗如
8.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划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句( )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河东发生了灾害(我)也这样做】
B.王好战,请以战喻。【大王喜欢打仗,请您打一仗就明白了】
C.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样就会让百姓生养死葬都不会有遗憾)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便是王道的开端】
9.关于《孟子》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儒家“四书”。
B.《孟子》是一部记录春秋末期思想家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C.《孟子》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
D.多用比喻、对比、排比手法,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主要特色。
10.阅读下面文字,选出对画线句孟子的言外之意理解正确的一项( )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大王如果能解决战时士兵们竞相逃跑的问题,那么老百姓就会纷纷前来投靠。
B.大王好比战时那个讥笑有人逃了一百步而自己只逃了五十步的士兵,您治国的实质与邻国国君没有什么差别,自然百姓就不会比邻国多。
C.大王如果能将打仗之法用之于牧民之道,前来归顺的老百姓自然就会比邻国多。
D.大王既然明白打仗失败的原因,就不要奢望自己国家的百姓比邻国多。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1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 今 之 道 无 变 今 之 俗 虽 与 之 天 下 不 能一朝 居 也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②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把下列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救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争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13.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
(1)大用则王、小用则亡。
(2)吴王困于姑苏之上,面求衰请命于勾践。
(3)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
www.lexue88.com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