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5

11-07 15:37:14   浏览次数:688  栏目: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5,

(课前准备:全班齐背古诗,配乐古筝曲 )

  一、 复习归类导入:

  伴随着一首首优美的古诗,我们走进了今天的这节语文课。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一首诗就蕴藏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长长的历史,“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语文知识,还有利于陶冶我们的情操。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诗的世界,与诗同行。(出示幻灯片)下面的古诗你还记得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北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这是浓浓的------思乡诗。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师: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是温馨的------抒情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

  师:寥寥数字赞不尽的祖国美景,这是优美的------写景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师:这是含义深刻,意味深长的---寓理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同学们,像这样在诗中表达送别时的离情别意、离愁别绪的诗,就叫送别诗(板书)。

  人们常说,多情自古伤离别,尤其是在交通很不发达的古代,一别动辄多年,真是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因此,古人更重离别,送别诗就成了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我们这组课文所选的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被人们传诵至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课题)

  二、 知诗人

  1、 (读课题)谁能说说你对李白的了解? (板书:知诗人)

  (幻灯片)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师:李白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李白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如果说唐朝的诗人像天上的星星,那李白就是群星中最闪亮的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是一首有名的传世之作。
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你能围绕这个“送”字提一提问题吗?让我们一起把题目再来读两遍。

  (学生提问题)如:谁送谁到哪去?在哪送?等

  三、解诗题:

  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解诗题

  预设(1):从题目中我知道了在黄鹤楼送孟浩然。

  师:你读懂了送的地点。那你知道黄鹤楼在哪吗?(在湖北武汉,位于长江上游。)(师板画简图,为下面理解“西辞”打基础)

  补充:湖北的黄鹤楼是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被称为三大名楼,享有“天下绝境”之美称,历代诗人都喜欢到此游览作诗。(点课件黄鹤楼),这是送的地点。

  诗题中还提到了另一位诗人的名字,我们学习过他的哪首诗啊?(《春晓》)

  预设(2):从题目中我知道了李白送孟浩然到广陵。

  板书:李白 孟浩然

  “广陵:你知道它在哪里吗?它就是现在江苏省的扬州.在长江中下游江苏中部(画位置),一个花繁锦簇的名都,被誉为“富甲天下”!

  师:“之”什么意思呢?

  生:之就是去的意思!

  师:你能把课题的意思完整地说一遍吗?

  师:你能从题目中知道那么多,可不简单呀!

  四、读诗文

  1、简介背景资料:

  话说,李白年青的时候风流潇洒,挎一把宝剑、带一个洒壶,云游天下,路过湖北襄阳的时候, 他听说有一位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中。于是,他特地登门拜访,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也大加赞赏,这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龄的差异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他们一见而故,相见恨晚,在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有一年春天,李白听说孟浩然要到扬州做事,便约孟浩然到黄鹤楼相见,几天后,李白送孟浩然到江边,望着船越行越远了,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于是,便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出示全诗)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把诗句读通读顺。

  3、谁能把这首诗读一读。随机纠正字音。

  4、(板书:读诗文)读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诗还讲究读出节奏和韵味,请同学们听示范朗读,注意听清楚诗是怎样停顿的。(播放视频)

  5、指生读,齐读。

  五、明诗意,悟诗情。

  诗人在黄鹤楼送别朋友,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来表现离情别意的呢?请同学们自学古诗,不懂的可以与同学交流或请教老师。

  1、出示自学提示:

  明诗意

  结合注释,理解重点字词和古诗的意思。

  悟诗情

  1、这首诗中有画,你看到了吗?

  2、这首诗中有话,你听到了吗?

  3、这首诗中有情,你感受到了吗?

  2、交流。

  (1)出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A.这里的“辞”字,你们能给它组个词吗?(告辞、辞别、辞行)


www.lexue88.com

  诗中的“辞”字就是告辞、告别的意思。组词也是理解字义的好方法。

  诗中说是“西辞”什么意思?(结合简图)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西向东流,顺流而下就能到达广陵。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要沿长江由西向东顺流而下,所以大诗人李白说故人西辞。

  西辞:从西边离开。

  B 你知道他们分别的时间吗?(三月)诗中写“烟花三月”。

  “烟花三月”是什么意思?。(形容花开得繁茂,象浮动的烟雾。)

  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也是帮助理解诗义的好方法。)

  师:在唐朝,江南一带是最繁华最迷人的地方,诗人都向往到那里赏景作诗。而三月,更是江南最美的时候,想看看三月的江南是什么样吗?(出示江南春组图,配乐古筝曲,师旁白:三月,繁花似锦,杨柳依依,从宁静的楼阁向外望去,一片烟雨迷蒙,一湖春水之上,小船在慢慢悠悠地摇晃着,等到百花盛开之时,万物都沉浸在幽幽的花香之中。诗人就把这样的三月称为烟花三月。)

  诗中有画,这样一幅优美的春景图你看到了吗?你的眼前是一个怎样的烟花三月?你能用一个词描绘这美丽的景色吗?指名说。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词语,出示幻灯“日积月累”

  (繁花似锦、姹紫嫣红、杨柳如烟、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缤纷、色彩斑斓、绚丽多姿、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美不胜收、争奇斗艳、芬芳迷人……)齐读词语。

  诗人就把这样繁花似锦,姹紫嫣红的三月称为烟花三月。

  你能用诗句来形容这美妙的春天?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村 居(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

  师;“烟花三月”不仅是白居易笔下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也是翁卷笔下的“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你能把“烟花三月”的美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c. 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在这杨柳如烟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诗人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共饮美酒,吟诗作赋。可诗人却没有心情去欣赏,那是因为——老朋友离李白而去。

[1] [2]  下一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5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