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顶碗少年》教学后的一点体会

《顶碗少年》教学后的一点体会

11-07 15:34:22   浏览次数:561  栏目: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顶碗少年》教学后的一点体会,

《顶碗少年》教学后的一点体会

《顶碗少年》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我在教学时,首先问了学生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把这篇文章作为自读课文?学生无人能答。在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我告诉学生,编书的老师作这样的安排肯定是有道理的。只要我们细心去读一读,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的。请大家认真去读第一小节,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听了我的话,同学们去开始认真地读文章的第一小节:“有些偶然遇到的事情,竟会难以忘怀,并且时时萦绕于心。因为,你也许能从中不断地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读过之后,我又提出了问题:“同学们,在这段文字中,你懂得了什么?”“在偶然发生的事情中,获得做人的道理。”一个学生马上回答。

“对呀!这就是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老师还没有讲解,你们都知道了,这就是为什么要安排这篇文章作为自读课文的原因。所以一般来说,自读文章都是我们同学自己能独立地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我听了学生的回答后,作了这样的评价。事实上,我的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就是要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服务,也让学生了解一些教材编排的特点。

当这一环节的教学达到目标后,接下来就是要让学生去体会文章的表达的方式。这是我对这篇课文教学的另一个定位。因为文章中所记述的那个顶碗少年在表演时,经历二次失败,最后获得成功这件事。学生是能理解的。所以,教学中,不必纠缠在内容上。我让学生去着重了解的,顶碗少年面对二次失败的心情是否一样,作者是怎样写出他的心情的。

文章是这样写出顶碗少年的失败后的表现的,第一次“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之后,“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而第二次就不同了“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为什么前后二次的失败,少年的表现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这需要学生去挖掘人物的心理,这也就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句子中蕴含的潜台词。

对这几个句子的理解就要从“歉疚、不失风度、不慌不忙、全是汗珠、不知所措”去突破。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在第一次顶碗失败后,从“不失风度、不慌不忙”中你们能想到下一步,少年会怎么做?第二次失败后,“全是汗珠、不知所措”说明了什么?接下来,他还会不慌不忙接下去做吗?在这二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很自然地转入到课文三、四、五小节的学习中。最后明确一点,少年在经历二次失败后,心里充满沮丧和失望,已经没有了信心。

但是到了后来,为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是什么力量促使他这样做呢?由这个问题引出学生对“一个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当学生读了这个句子后,他们都感觉到这是老人对顶碗少年的鼓励。我对此表示赞同,但没有停止教学,而是进一步问学生,从哪几个词语中,看出老人对少年的鼓励?同学们经过思考之后,提出:微笑、抚摩、轻轻地摇等词语中,可以看出老人对少年的鼓励。

有了这样的理解,后面的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学生很容易理解少年为什么在第三次把碗顶住时,全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这里可以用一个例子说明,我在教学后,让学生把“全场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换成观众的语言,想像一下,观众会怎么说。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同学是这样写的:1)真棒啊!孩子,你终于成功了,没有令我们失望!2)经过二次的失败,你不放弃,终于成功了,你用你顽强的意志,博得成功,太精彩了!

这说明学生已经体会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文章的中心。到这个时候,我觉得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所以,本人认为,像这类自读课文的教学,只要在让学生通过自学,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文字的教学,从而了解进行文章的表达方式,最后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落实了教学的目标。

,《顶碗少年》教学后的一点体会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