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试谈阅读教学的对话——以《可贵的沉默》为例

试谈阅读教学的对话——以《可贵的沉默》为例

11-07 15:34:22   浏览次数:548  栏目: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试谈阅读教学的对话——以《可贵的沉默》为例,

试谈阅读教学的对话——以《可贵的沉默》为例
 


教科院     04教本(2)班     姜雀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交流,是一种尊重主体、体现创造性的教学。《可贵的沉默》是一篇感恩教育意义较强的精读课文。在教学中,笔者运用了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关键词:对话   阅读教学


  “对话”引入到教学领域,指的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等符号为中介而进行的精神层面上的双向交流、沟通和理解。如果在教学领域的范围内,把“对话”在深入到阅读教学中,指的又是何种含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由此可看出,对话在阅读教学中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方法,是促进学生、老师进行阅读交流的一种手段。对话是学生在个人已有的知识积累和个性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以文本为中介物与教师进行知识学习、情感交流、精神沟通和心灵碰撞的形式。因此,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启迪学生的智慧,有利于提高学生感受、理解和欣赏的能力,对培养情感和创新意识、陶冶情操、发展思维起到比较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它还能增强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而,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对话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教法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它能起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主要有四种形式,分别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可贵的沉默》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精读课文,其教育意义深远、教育性强。课文记叙了这样的一件事:上课时,老师从同学们那里得知,班里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在孩子生日那天向他们表示祝贺,同学们因此而感到快乐和自豪;但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同学却只有几个,而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就一个也没有了。在如此强烈的对比之下,全班同学都沉默了。于是老师趁机引导同学不仅要懂得感受爱,同时也要懂得关爱父母,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让父母也能从孩子那里感受被爱的快乐。在课文教学过程中运用以上所述的四种对话形式进行教学,不但能使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而且能使学生与课文中的孩子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深刻领悟到在生活中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一、阅读教学对话的必要性、形式和特点

1、阅读教学对话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教育界正处于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潮流当中,素质教育也被广泛推行。但在很多地方和学校,他们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子去实行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健康积极的发展。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依赖老师,按照老师设定的框框去思考,学习被动,没有自己的主张,没有自己个性化的观点和看法。而老师只是为了教而教,因受应试教育的制约,面向考试教学,答案以课本的为准,容不得学生自由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就这样被抹杀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感悟则是学生内心独特的心理体验。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为了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发展,教师应以阅读课文为出发点,在平等和和谐的对话中引导学生发表见解,感世间的人情冷暖,悟人生的深刻哲理。
2、阅读教学对话的形式
  阅读教学对话的形式主要有四种:(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文本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指的是教材中的课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写作方法新颖,重要的是作者要向读者表达情感、宣扬道理。因此教师一定要读懂课文,透过课文读懂作者的心,并要根据学情精心设计教案。教案要“新”,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2)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要懂得根据课文的情感基调掌握导入新课的方法,把实际生活与课文联系起来,巧设话题,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激疑、点拨与引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有话可说。(3)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阅读课文,引导他们在读的过程中展开联想,读出自己个性化的感受。(4)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这主要指同学之间交流体会、发表看法、合作讨论,一起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共同进步。
3、阅读教学对话的特点
  (1)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信任,师生关系平等,这是阅读教学对话的前提条件。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老师在快乐中教学,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俯下身子与学生进行对话,以亲切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2)互动性强,这是阅读教学对话的一大亮点。阅读教学对话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①阅读教学对话围绕课文中的某些问题展开,先是教师、学生分别与课文进行潜心的对话,感悟体会,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向学生陈述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过程中,既可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加强与文本的交流,又可使师生间、生生间相互接受和吸纳观点,整合、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达到了师生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沟通的课堂效果。(3)阅读教学对话彰显个性。在教师、学生分别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心灵受到文本中人文精神的影响,或被震撼,或被感动,从他们以往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由此引起他们深入的思考。因每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不同,故他们的见解也不尽一样。所以,他们的对话充分张扬了他们的个体性和独特性。

二、阅读教学对话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可贵的沉默》这一课时,笔者让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展开了对话。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对话,首先就要熟悉教材。教师要深刻地理解教材,反复认真地读课文,读出课文中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充分领悟作者的思路、体验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方法。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每篇课文不同的感情基调和学生具体的学情编写教案,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突出新颖别致,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新奇感。这就要求教师懂得站在学生学的立场替学生思考,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指导学生阅读的思路,把自己的阅读行为转化为课堂上的导读行为。
  《可贵的沉默》是一篇具有感恩教育意义的精读课文。笔者通过反复认真、潜心的阅读,认识到这篇课文是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当今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们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感受爱而不懂得回报爱。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要让读者学会关心父母,懂得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而且,这篇课文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很容易便能把课文与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把作者的情感融入到学生的情感当中。在读一篇叙事性作品(如童话故事)时,要把自己的心放在文章中,尽力将自己的情感贴近文中的主要人物,去感受他们的感情:他们的欢喜、他们的忧愁、他们的愤怒、他们的快乐。②因此,笔者在设计教案时,要求学生模仿课文中孩子们的语气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让学生从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去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父母成为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中,教师读懂作者和学生的心,准确把握好文本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上的对话就能灵活进行。
2、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阅读教学对话最终的归宿点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所以,要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和动机,并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过程,笔者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导入方面运用图片展示法和设置悬念法,精心设计好导入语,以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从《可贵的沉默》课文内容出发,在上课伊始先展示两幅图。这两幅图中学生的表现截然相反,第一幅图兴高采烈,第二幅图沉默不安。于是笔者便开始引发学生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图片中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上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呢?让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吧!这样学生便能迅速进入故事情境,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1] [2]  下一页

,试谈阅读教学的对话——以《可贵的沉默》为例
《试谈阅读教学的对话——以《可贵的沉默》为例》相关文章

tag: 教学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