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春日偶成》实录程颢

《春日偶成》实录程颢

11-07 15:31:22   浏览次数:840  栏目: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春日偶成》实录程颢,

《春日偶成》程颢

 
【主要内容】这首诗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悦感情。

【教学要求】1、背诵、默写课文。

2、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感受诗歌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一、二句写景——淡淡的白云,轻轻的春风,鲜艳的花朵,依依的绿柳,都在近午的暖

融融的日光里,造成了一种自然有致的大好春色,怎不令人怡然生爱?

三、四句抒情——身处这种美好春光里,诗人陶然若醉,内心的欢畅是难以言喻的,可是有谁知道他

无法抑制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吧。

【教学课时】1

 

【相关资料】北宋理学家。程颢(1032---1085),字伯淳,后人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

,字正叔,后人称伊川先生,二人为同胞兄弟,当时和后世称为二程。程颢.程颐是河南洛阳人,他们

创立的学派后世习惯称为“洛学”。二程早年受业于周敦颐。他们在政治上追随司马光,反对王安石

的新政;在学术思想上,二人观点大同小异,同属客观唯心主义,他们既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又是

一生从事讲学活动,双双成为当时有名望而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教育家。《程门立雪》讲二程的学说

,后来被南宋朱熹所继承和发展,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二程主张以

《诗》、《书》、《礼》、《易》、《春秋》等儒经为基本教材。这是儒家的传统主张。同时,二程

又根据形势的需要,最先倡导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为基础教材,从

而把历史的传统和自己的创造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教材体系---“五经四书”和新的知识结构---义

理道统。从此,“五经四书”和义理道统成了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和基本内容。

它们不仅在汉民族中传播,到元明清时还在蒙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中使用;后来又流传到朝鲜、日本

、越南等国。这在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

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创设氛围

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的词语

1、竹外桃花三两枝,()水暖鸭先知。

2、()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似剪刀

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填的诗句里都含有一个什么字?(春)

二、揭题解题,简介作者

师:是呀,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春暖花开,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你们最想干什么?

生1:郊游去。生2:放风筝。

师:热情的春姑娘向大家发出了这么多邀请,北宋大诗人程颢也加入了郊游的队伍,并把自己的所见

所闻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春日偶成》。

(春日:春天的一天。  偶成:偶有所感,写成诗歌。)

三、合作探究,悟解诗意

过渡:诗人究竟看到些什么?

1、自由朗读读这首诗

2、品读一、二句

师:现在你们就是程颢了,有几个问题问问大家。

a、你什么时候出门的,当时天气怎样?

(生联系诗句回答中午出门,天气晴朗。)

b、一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淡云、轻风、午天、鲜花、垂柳、前川。

引导学生读: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解词:傍:靠近。 随:沿着。  过:到。

师:这些你在诗中写到了,还有没写到的吗?

生:还有鸣叫的小鸟,游玩的小鱼,飞舞的蝴蝶……

师:一定很美吧?给大家描绘一下好吗?

师:这么美的景致,你能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描绘吗?

生1:春光明媚、姹紫嫣红

生2:风和日丽、莺歌燕舞、草长莺飞

师:真美,把诗句读一读,能读美吗?

C、看图,说句意

(将近中午,春光明媚,云淡风轻。我在花丛中柳林间穿行,走到了前面的小河。)

师:欣赏到这么美的景致,你高兴吗?试着把你高兴的感觉读出来。(生再读一、二句)

4、品读三、四句

(1)师:天气这么好,景致如此美,一路上你开心不?都会做些什么?

生1:太开心了,我编了个柳条帽子戴。

生2:我也很开心,我欣赏花朵上的蝴蝶了。

生3: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在河边逗小鱼和蝌蚪玩。

(2)师:(笑着聆听)你们真有意思,地里劳动的庄稼人、河边洗衣的姑娘们在议论你呢!听到他们

说什么了?

生1:说我返老还童了。

生2:说我像个孩子,在偷闲玩耍呢。

(3)诗人介意别人对他的议论吗?

所以诗人说什么了?引导学生读: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小结:说得好,大诗人程颢整天忙着到处讲学,就像我们整天学习一样。这一天,他偶然来到郊外,

顿时被眼前美丽的春景迷惑了,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看图,诗人脸上的表情如何?

(4)追问:“他怎么笑的?他为什么笑呢?”“乐”些什么?光看到这大好春光就乐不思蜀?

解词:时人:当时的人。  识:知道、理解。  余:我。 谓:认为。 偷闲:忙里抽空。

(5)启发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表述诗句的意思

(人们不知道此时我的心里是多么快乐,还以为我是在学年轻人的样子,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去玩

耍呢。)

四、课外延伸,巩固理解

1、诵读《春日偶成》,体会诗人春游的快乐。

2、继续收集描写春天的古诗,准备诗会。
 
 
(原创,供内部使用。如要移用,需经过本人同意。)
 

,《春日偶成》实录程颢

《《春日偶成》实录程颢》相关文章

tag: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