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成功教学的三重境界《少年王勃》教学感言

成功教学的三重境界《少年王勃》教学感言

11-07 14:57:56   浏览次数:228  栏目: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成功教学的三重境界《少年王勃》教学感言,

成功教学的三重境界《少年王勃》教学感言

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  丁雪飞

我在一线教书20多年,市内外、省内外公开教学百余节。近教《少年王勃》,青年教师问道:“教得轻松,学得愉快,信手拈来,怎得神来之功?”笑答:“痛并快乐着!”王国维说,做学问有三个境界。我觉得教课也是在做学问,一次成功的教学,也要经历三重境界。

一、独上高楼望天涯

《少年王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由古今中外4位名人的故事组成。《菩萨兵》赞颂革命英雄——朱德,《大作家的小老师》介绍英国大作家——肖伯纳,《李广射虎》《少年王勃》属于苏教版小语教材独创课型“文包诗”,反映的是李广、王勃两个历史人物的片断。《少年王勃》讲述了王勃滕王阁赴宴写成《滕王阁序》的精彩瞬间,课文切合三年级孩子的实际引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古名句。“课文”是“诗句”的背景资料和形象解说,“诗句”是“课文”的故事中心和思想升华。“诗”“文”浑然一体,相映生辉。

滕王阁怎么样?《滕王阁序》写了什么?王勃是个什么样的人?就三年级孩子而言无须深究,但作为教师却须“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方智范教授说语文教师要做文本作者的“知音”。语文教师要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首先不能仅仅依靠教学参考书,而应如古人所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在初步把握文本的基本思想和教材的编辑意图后,我痛下决心挤出一切时间读书,检阅资料,深入了解王勃生平,学习《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这篇千古传诵的名文,阅读相关的系列文章。《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围绕滕王阁宴会这一中心事件,叙述王勃借赴宴之机、登高言志、感怀世事作赋,叙事、写景、抒情,三者互相联结,和谐统一,文思极为精妙缜密。我是熟读成诵。

课文《少年王勃》原于《滕王阁序》第二自然段的写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寥寥数语,点明了举行宴会的时间和地点,紧扣“秋日”和“登阁”;描绘了滕王阁的高峻入云,流金溢彩,典故美谈引人入胜。滕王阁为“帝子”、“天人”的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所建。韩愈曾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都督拍案叫绝,后人千古传诵,是智慧的接力,是传承中的创新。在此之前写水天(或天地)相接的句子就有“即云似岭,望水若天。”(袁宏《东征赋》)“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萧绎《荡妇思秋赋》)前人曾指出,王勃的句法出自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但庾信描写落花与马射队伍中绘着芝草的车盖齐飞,联想就欠自然。王勃句中红霞在天上飘动,野鸭在霞光中翱翔,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并举,构成的画面更为明丽鲜活,超出前人甚远。“秋水共长天一色”较之“杨柳共春旗一色”,意境也更为深远,给人无尽的遐想。

教材较为突显少年王勃“奇才”的一面,阅读了《滕王阁序》和有关资料,我对王勃的“奇才”有了更深的了解: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年少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此外,我还感受到王勃谦逊涵养、孝敬长辈的人品一面。文中“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一个由长安到交趾省父,路过洪府“躬逢胜饯”,在诸长辈面前自称童子“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温良恭俭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有人说对失意人生的悲叹是《滕王阁序》这篇文章的本质。王勃14岁应举及第,受朝散郎。为沛王侍读时因撰写《檄英王鸡》而被逐。入蜀补虢州参军时又因擅杀官奴曹达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可以说,王勃在文中最初表现出来的逸兴只是斯时斯地的感触,真的是“躬逢盛宴”而已,最后对宾主的客套寒暄也是表面文章。对《滕王阁序》而言,这些均不足观。足观的是“失路之人”在强烈的渴望“望长安于日下”,在热切的盼望“奉宣室以何年”;足观的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之人,在痛苦又慷慨地自己给自己加油鼓劲呐喊助威,“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足观的是“有怀投笔”者“无路请缨”,只好“奉晨昏于万里”,无奈到绝望。只有体会笑脸背后不堪回首的坎坷经历,年少背后的沧桑,辉煌过后的伤痕,这样的情感才是最真的,这样的千古同悲才是文章真正的魅力所在。

通过对原文及相关资料的学习,我的视野开阔了,我对教材的解读站到了一定的高度,教学时也给学生预留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衣带渐宽觅佳径

大量占有资料后,我又开始新一轮教材研读,减肥瘦身,忍痛***爱,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最佳教学路径。这对语文教学来说,有着特殊的决策意义。因为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只有钻进去产生感性再到居高临下,才能准确制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路径。不管语文是向生活开放还是向活生生的人开放,教学目标的制订与实施、达成,都只有通过师生与文本,尤其是与文本细节的深入对话来实现,是教师与文本相互作用生成的一种意向性对话。由于作品中的人物、作者和编辑均不在场,它们只是作为对话的潜在主体出现,因此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文本意义的自我建构过程。这个过程的缺失,仅仅借用《教学参考书》中的资料,或引用名家的操作方法,教师只会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无法体验到置身其间所产生的滋味,无法彰显自己的教育个性而失去属于自己的色彩。

这是一个苦苦求索的过程,我常常有山穷水尽的困惑,又时时有柳暗花明的欣喜。

教学目标的制订必须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来考虑。我们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的思路,把握编者的意图,关注学生认知特点、年龄特点等。而在所有的教学目标中,我觉得最难准确定位的就是人文目标。

新时代人文精神的内涵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健康人格;2.高创造力;3.主体意识;4.求实求真;5.乐于竞争与善于合作;6.个性和谐;7.乐观开放;8.热爱生活。以此为基础,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社会、体悟人生,帮助他们形成乐观开放、乐于竞争与合作的人生态度;2.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汲取现代文化精髓,奠定文化底蕴;3.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悟性,培养其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

经过深入研读,本课教学的人文目标在我心中有了明确的定位: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滕王阁“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气。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目标,必须“整体感知”、“具体入手”。“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整体性,不是不要重点,恰恰相反,短短的40分钟一堂课,也只允许一两个重点,不能追求面面俱到,必须删繁就简、削枝强干。关键在于对课文重点的把握要服从于教学的整体目标。

为了落实本课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学会本课生字及只识不写的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滕王阁“水天一色、霞鹜起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气。”我确定了本课教学的中心问题是:课文是怎样写出王勃“奇才”的?沿着这一线路把本课的整体目标分解到以下几个环节中完成:

[1] [2]  下一页

,成功教学的三重境界《少年王勃》教学感言
《成功教学的三重境界《少年王勃》教学感言》相关文章

tag: 教学  少年王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