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11-07 15:37:14   浏览次数:410  栏目: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板书明确:


如果我们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态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说:“斯天下之民至焉。”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教师按此结构逐一提问,学生逐一背诵)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
▼用多媒体显示:
↓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划横线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1、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6)其一犬坐于前
$答案:1与(5)是使动用法,(1)(2)(3)(4)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6)是名词作状语
2、 下 列句中划横线的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1)、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2)、忌不自信
(3)、口之宣言之,善败于是乎兴
(4)、行李之往来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6)、养死丧生死而无憾
$答案:(5)句“可以”用法古今相同。(丈夫:古义为成年男子,今义为妻子的配偶。自信:古义为宾语前置,即相信自己,今义为一个双音词。宣言:古义为发表议论,今义为公开场合发表的言论。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养生:古义为供养活着的人,俱与今义不同)
3、 与“是使养生丧死无憾也”一句中“是”用法相同的是
A、 惟利是图  B、各是其所是  C、谁能定是非之真  D、是谁之过与
               $答案:D (A、提宾标志,无意义;B、动词,赞同、肯定;C、名词,正确)
4、 选出与“各不可胜食也”中“也”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寡 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 然而不王者,非之有也。
D、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答案:C(A、表句中停顿;B、表疑问;D、表句中停顿)
5.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异于……(4)未之有也


www.lexue88.com $答案: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6、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二)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A.数
例句 出处 释义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B.直
例句 出处 释义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C.发
例句 出处 释义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D.兵
例句 出处 释义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E.胜
例句 出处 释义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布置作业
 1.预习《劝学》一课。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惠王                  对话                           孟子
            疑问(移民移粟)                                      设喻
            民不加多                                              以五十步笑百步       何如(设圈套)
            不可(走进圈套)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回答)
            斯天下之民至矣(民加多)                              施仁政的措施  (目的)


 


上一页  [1] [2]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