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新课
师:Panasonic是什么品牌?(投影展示)
生:(齐声)松下。
师:那大家知道它的创始人是谁吗?
生:(齐声)松下幸之助。
ppt展示:(松下幸之助的简介)
生:(齐声朗读)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文章,或许你会有所启示。
二、检查预习
ppt展示:(注音、词语解释)略
生1:(读字词)
师:“销声匿迹” 是什么意思?
生2:……
师:文中指什么?石子怎么了?
生2:石子沉入水中不见了。
师:“怨天尤人”的意思呢?
生3:抱怨天,埋怨别人。
师:我追问一句,这种态度可取吗?
生3:不可取。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
生:我们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三、整体感知
ppt展示:文中写了哪些大自然的景物?这些景物给人什么样的启示?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师:大自然的启示顾名思义就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文中写了哪些大自然的景物?
生1:提到了小鸟、白花和云朵。
生2:还有池畔。
师:着重写了哪种景?
生3:作者着重写了春天的嫩芽,小巧的白花和池水、云朵。
师:从这些景物中作者分别获得了哪些启示?
生4:作者获得的启示是“当我们回顾……步调”(读文)。
师:“池水”那部分呢?
生5:作者获得的启示是“在这浑……水声”(读文),但是我觉得应该讲我们反思过去。
师:“白花”那部分呢?
生6:“每个人……乐趣”(读文)。
师:本文从景中获得启示,那么它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生7:借物喻人。
生8:借物喻理。
生9:托物言志。
生10:比喻和拟人
师:比喻和拟人是不是写作方法?
生:(齐声)不是
师:对,那是修辞手法。
四、赏析品悟
(一)“白花”片段
师:推荐一名朗读的最好的女生配乐朗读课文1-5节,第6小节我们一起读。
生:配乐朗读
师生齐读
[赏析品悟]ppt展示:教师改写片断
师:你觉得哪个片段更好?书上的好还是老师的好?
生:(沉默)
师:怕得罪老师吗?(提示大胆说出意见)
师生:书上的好
师:有哪些不同?
(生交流改写的内容)
生1:省略了一句“积极地……风吹雨打”。
生2:“雨要下就下吧,风要吹就吹吧”。
生3:“愈加、更加”
生4:“小小”
生5:“稳固地”
师:写出了小白花在环境中的一种什么?
生:精神
师:“小小”写它的什么?
生:外形
师:怎样的环境?
生:恶劣
环境
[投影]雨要下就下吧
风要吹就吹吧
表现
骄傲地抬着头
愈加、更加
外形
小小的,引人怜爱
娇弱、细小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放开声来读,你觉得哪些字要重读?
生1:下、吹(读该句)
生2:要(读该句)
师总结,自行范读:雨要下就下吧,风要吹就吹吧。
师:要怎样就怎样,这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生1:坚强,不屈不挠
师:“愈加,更加”用了有什么好处?
生1:可以表现出小白花在恶劣环境中没有低头、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生2:不服输,不低头。
师:这种恶劣的环境是对每个人的一种什么?
生:考验
师:就象小白花一样,会变得怎样?
生:坚强
师:那为什么要用“小”字呢?
生1:娇弱的外表反衬出坚强的精神。
生2:本身娇弱更能突出小白花的坚强。
师:同学们所说的反衬和突出非常好,花是这样,那人呢?这是人的怎样一种生存状态。
生:人类栖栖皇皇。
ppt展示:松下幸之助的一段话:“困难带来阅历,阅历给人智慧┅┅”
(二)“池水”片段
推荐一男生配乐朗读1—5节,师生齐读第六节。
师:同学们,预习时大家可能有些句子不太理解,请提出来。
师:投什么样的石子就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各种大小不同的石头会发出各种声音。……
师:作者所写的句子可以与生活中的哪些情况相联系?
生1:付出与回报
师:作者借这样一个句子:“静静伫立”等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生1:[冷静下来思考]付出多少,回报多少。
师:生活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付出很多,收获很少;付出很少,收获很多。我们该如何面对呢?文中又是如何说的呢?
生1:(读文)“……抱着诗人一样的情怀与感触……”
师:“抱着诗人一样的情怀与感触”是怎样的一种心态?
生1:作者觉得我们应该报着诗人一般的情怀悄然离去。
师:诗人的心态是什么样的?
生1:与众不同的心态
生2:平静的心态
生3:无所谓,不放在心上
师:[投影]袁枚对诗人的理解:“所谓诗人者,非必能吟诗也,果能胸襟超脱,相对……”
生:齐读
师:[总结]即有宽阔的胸襟,那文中这部分启示是针对哪一种人来讲的?
生1:耿耿于怀
生2:浑浑噩噩
生3:匆匆忙忙
(三)“云朵”片段
师配乐范读1—6节,生齐读第7节。
师:我可能不是读的最好的,但我保证我是最用心去读的。
赏析品悟:[投影]云的( ),让我想到了( ),因此( )。
生1:云的变化,让我想到了人的命运,因此我们要在岗位上勤恳工作。
生2:云的变化,让我想到了人的际遇也是昨日不同于今天,因此我们应该把握住今日。
生3:云的明暗变化,让我想到了各式各样的人生,……
生4:……
师:这又是针对哪一种人来讲的呢?
生1:……
生2:得意忘形、怨天尤人
师:他们是那种容易怎样的人?
生:心慌意乱
五、拓展总结
师:自然界这些景物很常见,所以会被忽视,善于思考的人才会对它们进行观察,获得体悟。那以下这些图片中的景物会给你怎样的启示呢?(句式:什么让我想到了什么)
[投影图片]松树、日出日落、月亮、高山、落叶、蚂蚁、大海 [注:下课铃响]
生1:蚂蚁——团结
生2:落叶——奉献
生3:大海宽广无私,做人应像大海一样心胸宽广。
师:[总结]让我们一起漫步自然,提升人格。
六、板书设计
大自然(借物) 的 启示(言志)
白花 栖栖皇皇 接受考验
勇敢坚强
池水 浑浑噩噩 沉思反省
洒脱释怀
云朵 心慌意乱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点评:
本节课板块清晰,脉络分明,共设了五个环节: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赏析品悟——拓展总结。基于本文特点,整体感知部分用一道题来理顺全文内容,赏析品悟时再分三个部分各学习白花、池水和云朵片段,这样整节课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教学应强化文本意识,”教师在预设教案中能紧扣文本,通过品词赏句深析文本,且在抓文本的同时,又能充分挖掘相关资源,如松下幸之助先生的生平和他对相关问题的论述,以及袁枚对诗人的论述等,这些都极大充实丰盈了文本内容,不得不佩服教者的用心。
本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过程意识非常明显,讲究学法的指导,即通过什么途径让学生达成什么目标,学“白花”片段是利用原文与自己的改写进行比较;学“池水”片段是让学生提出疑难,再联系生活领会;学“云朵”片段是让学生完成一道填空题,三个片段各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或许方法并没有什么创新、独特之处,但却实在而实用,这也许就叫教学的有效性吧!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实录1tag: 教学 大自然 ,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