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体验 生成 感悟 三教《小儿垂钓》教学案例及反思

体验 生成 感悟 三教《小儿垂钓》教学案例及反思

11-07 14:59:46   浏览次数:114  栏目: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体验 生成 感悟 三教《小儿垂钓》教学案例及反思,

体验 生成 感悟  三教《小儿垂钓》教学案例及反思

钟家村小学  陈红

《小儿垂钓》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孩子初学垂钓时的情景。诗人用白描的手法把孩子认真专注,天真浪漫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使人感到逼真而亲切。

第一次讲这首诗时是在五年前。诗的后两句是传神之笔,抓住了小孩瞬间的神态及动作,表现出小孩钓鱼时的专心致志。所以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三四句。在讲解完全首诗的意思之后,让一名学生扮演小孩,一名学生扮演问路人,演一演问路的情景。第一次演的时候,问路人大声喊: “喂,小孩,你知道路吗?”小孩使劲地摇手说:“不知道,不知道”。很显然,这一对演的学生没读懂诗,更让人懊恼的是当时就能发现他们问题的学生也只有几个人,其他学生浑然不觉,继续兴致勃勃地看他们表演。课堂气氛虽然很活跃,但让我觉得如骨哽在喉般难受,只得强行让他们停止表演,重新读诗,讲诗,并进行第二次表演。然而,此时学生的兴致明显少了许多,时间也接近下课,其结果可想而知了。

 第二次讲《小儿垂钓》这首诗时,我吸取第一次讲课的经验,我一改“讲,读,演”的教学流程,而是从一上课就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认读生字,诵读古诗。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书中插图,帮助识别诗中“蓬头稚子“,”莓苔“,”草映身“等较难理解的词语。并和学生一起扮演诗中角色,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垂钓小儿当时微妙的心理活动。这次演一演的效果较第一次要强多了,这使我感到欣慰,因为学生基本弄懂了诗意。但下课时有一个学生过来问我:“老师,那个小孩为什么要侧着坐着,而不正着坐着呢?”两次在备课,上课,我都把这个问题给忽略掉了,学生这一问真把我给问住了。

   今年我又第三次讲这首古诗,一个在课上突然出现的问题使我和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了新的解读。

   案例呈现:

  师:诗中描写垂钓的小孩是什么样子,读诗的第一,行书中插图来说一说。

 生1:这个孩子头上盘着两个小辫。

  生2:不,这个小孩头上盘两个小辫,后面的头发披散下来蓬着呢。我从诗的第一句中“蓬头稚子”这四个字知道的。

 师:对。你能将诗和插图结合起来学习,这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师:这个小孩在干什么呢?

 生3:他在学钓鱼,“学垂纶”就是学钓鱼。

  (生4突然自言自语)

  生4:这个小孩跟谁学钓鱼,书上又没有画别人,只画了一个问路的人。

 师:是啊,他在跟谁学钓鱼呢?大家展开想象说一说。

 生5:他可能是看到别的大人早这儿钓鱼,所以也学着在这儿钓鱼。

 生6:他的爸爸一定是一个钓鱼迷,经常去钓鱼,又总是不带他去。今天,他趁爸爸不在家,偷偷跑出来,学着他爸爸的样子来钓鱼。

 生7:他平时看到有许多人来这儿钓鱼,心想这里的鱼一定很多,所以也跑过来学着钓。

 生8:也许旁边就有一个人在钓鱼,他就学着这个人有模有样地钓鱼。

 生4:书上没有别人,只有一个问路的人。

 生8:书上没有画就不一定旁边没有别人。

 生9:(情不自禁)这个小孩真可爱,真有趣。

 

   当一个学生自言自语“小孩是跟谁学钓鱼”时,我猛地想起来第二次教《小儿垂钓》时,那个学生提的问题,此刻意识到这个“学”字中有许多可挖掘地东西,以前被我忽略了。今天一定要抓住它,利用这个教学契机,把这首诗教透,让学生把诗悟透。果然,当我追问“小孩是跟谁学钓鱼”时,学生地回答异彩纷呈,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了种种可能,在他们的猜想下,一个调皮可爱,天真烂漫的顽童的形象在他们的心中逐渐清晰,有的学生会情不自禁感叹:“他真可爱,真有趣!”

      案例呈现(二)

      师:同学们从“学”字中感受到了垂钓小孩十分可爱,其实这个小孩还十分顽皮,机灵呢。就连钓鱼时坐着的姿势,钓鱼的地方他都动了一番脑筋,请问同学们再读诗的一,二句,你还能从哪里看出这个孩子顽皮可爱呢?

   生1:这个孩子钓鱼时,不是正着坐,而是侧着身子坐再那儿,肯定是他一边看着别人怎么钓一边自己学着钓。

  生2:他钓鱼都不好好坐着,说明他很调皮。

  生3:他侧着身子坐是好一边钓鱼一边看爸爸是不是来找他了

  师:他钓鱼时坐的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生4:他钓鱼时,坐的地方草很多,把身体都映出来了。

  生5:草不是镜子,不能映出人影。是草很多,把身体挡住了,但又可以从草的缝隙中看到钓鱼小孩的影子。

  生6:他故意找个草多的地方躲着钓鱼,怕别人打扰他。

当学生从第一句的“学”字中感受到垂钓小儿的可爱之后,我趁热打铁让他们自读第二行诗,从垂钓小儿坐的姿势和钓鱼环境的描写中继续感受着个孩子的顽皮机灵。引导学生通过充分想象来完善垂钓小儿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即天真烂漫,又顽皮可爱。此时,诗中人物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逐渐清晰与丰满。

勿用老师再废口舌,学生自然而然就觉得这个孩子十分亲切,熟悉,产生认同感。再读起诗中的句子就感觉朗朗上口,真是“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

  由于这些课堂的意外生成,我临时将教学的重心由诗中的三,四句调

整到一,二句,让学生学习一,二句时就充分悟到这是个顽皮,可爱,聪明,机灵的垂钓小儿,为学习后两句诗做好了铺垫。当他们学习三,四句诗时,因为前面的感悟作基础,所以再演一演问路的情形时惟妙惟肖:有的一言不发,使劲地摇手;有的手指按在嘴边,做出“嘘”的动作……没有一个学 生发出声音,都笑眯眯地望着我这个“路人”。

 

 

反思:

低年级古诗诵读要求较低,甚至可以“有口无心”。但一首诗中的诗眼却是诗人苦心孤诣炼字而成。其中蕴含多重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它在诗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像这样的地方绝不能成为教学中忽略的对象。但一年级的古诗诵读教学有自身的特点,学生生活积累少,语感不强,不会主动、深入地感悟文本,仅停留在直觉层面,而质疑则是引领学生潜心会文的最佳突破口。它使学生学会抓住文中关键字、词理解感受悟全文。

通过三次教《小儿垂钓》,我认为“学”字堪称全诗之眼。从中可以悟到小儿得可爱、顽皮、聪明。我抓住课堂上临时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层层深入地解读诗意,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去感悟、去理解,这样得来的比老师讲多遍有效的多,正是“教全诗不如教一字,教一字不如质一疑”。

,体验 生成 感悟 三教《小儿垂钓》教学案例及反思

《体验 生成 感悟 三教《小儿垂钓》教学案例及反思》相关文章

tag: 教学  小儿垂钓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