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实录随笔--心要如海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实录随笔--心要如海

11-07 15:07:28   浏览次数:299  栏目: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实录随笔--心要如海,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鲤鱼的故事。剧情简单,人物性格鲜明。为了让学生通过文本的语言文字感受领悟公仪休的清正廉洁的品格,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质疑探究”,效果还不错。
                  以下是质疑环节教学过程的片断实录:
                  教学伊始,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在他们读通读顺课文,了解了独幕剧这种体裁的特点后,我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想想围绕课文内容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师:爱迪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还重要。”看看我们班的孩子谁善于提问。
                  (学生默读思考,作记号):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生1:我读了课文,想知道公仪为什么不直接拒绝某大夫的管家送的鲤鱼而要骗他说:“我现在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呢?
                  师:你真会思考,是呀,公仪休为什么不直接拒绝礼物而要委婉谢绝呢?这问题提得相当有水平。(我边说边板书)
                  (我的鼓励立刻引来了更多同学小手高举)
                  生2:我想知道为什么宰相收人家的两条鲤鱼就是违犯国家的法纪?
                  (吴龙同学显然没细读文章,也没有关这方面社会经验,没有弄清人家送礼的用意。)
                  师:敢问,勇气可佳,要是能自行解答更了不起了。老师把你问题记住,一会儿再读书,老师再问你,要是你能自己解决那更有进步了。还有谁有问题?
                  生4:公仪休拒绝收管家的两条鲤鱼,还为什么要让他“务必”转告大夫呢?
                  师:(我板书:务必)你抓住了“务必”一词提问,读书很细心啊。
                  生5:我的问题是公仪休是怎样拒绝礼物的?
                  生6:我的问题是公仪休明明喜欢吃鱼为什么还要拒绝人家送上门来的大鲤鱼呢?
                  师:能联系上下文来提问题,真不简单。
                  我一一把问题板书黑板上。
                  生7:管家为什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才提着鲤鱼下场。
                  师:你不理解“无可奈何”是吗?(生点点头)师板书上。
                  生8:能不能把公仪休说的两句话“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改为陈述句?
                  师:你提问的角度与别人不同,从句式上提问,老师喜欢。还有吗?
                  生9:我想知道子明是怎样的人?公仪休又是怎样的人?
                  师:这可是概括全文的问题,相当了不起。师板书。
                  师:瞧,刚才同学们总共提了几个问题?(9个)有的联系上下文提,有的针对某个词语提,有的针对句式提,这可不是普通的9个问号,它们反映出了是9种思想,9种闪烁着智慧的思想,真了不起。那这些问题我们看看哪些问题可以归结一起?
                  师生共同梳理后,黑板上出现如下问题:(1)公仪休是怎样拒绝礼物?
                  (2)他为什么不直接拒绝,而要委婉谢绝?
                  (3)他明明喜欢吃鱼,为什么还拒绝人家送上门来的两条大鲤鱼?
                  (4)子明是怎样的人,公仪休又是怎样的人?
                  下课铃声响起,让学生在书上做记号,并让他们把问题带回家思考。
                  第二课时 (下午上课开始:
                  师:(我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生1:可以把书“读厚”,再把它“读薄”。(看来我平时的评价语他们也听进去了)
                  生2: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解决。
                  生3:多读书,有些问题可以自己想想解答。
                  师:瞧,无论怎样的方法,都离不开一个字“读”,是的,读书使人明智,那就开始带着第一个问题读书吧。
                  学生自主读书思考和同学交流讨论后,我再指名学生在班上交流了“公仪休是怎样拒绝别人送的鱼的?”,“难道他不喜欢吃鱼吗?既然喜欢为什么又要拒绝,而且还不直接拒绝,还如些婉转地谢绝呢?”其间,学生在探讨为什么公仪休要拒绝别人送上门来的鱼时,学生的看法让我深为赞叹:
                  (以下是探讨“为什么公仪休要拒绝别人送上门来的鱼”的教学实录:
                  师:公仪休既然喜欢吃鱼,为什么要拒绝别人送上门来的鱼呢?
                  生1:俗话说:“无功不受禄”啊,这礼当然不能收。

[1] [2]  下一页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实录随笔--心要如海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