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蒋亚芳--公仪休拒收礼物

蒋亚芳--公仪休拒收礼物

11-07 14:59:46   浏览次数:134  栏目: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蒋亚芳--公仪休拒收礼物,
             既然公仪休大人有吃鱼之嗜好,于是,各地便有很多人投其所好,争着买了鱼去送给他,可上门的人却万万没有想到,他一概不收,毫不领情。他的学生也不理解,劝他说:“夫子嗜鱼,弗受何也?”他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能随便收下别人送来的鱼。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就口软手软,人家有事求我,我难免徇私枉法。我若徇私枉法,说不定哪一天会免去相国职务。一旦做不成宰相,没有了俸禄,自己没钱买鱼,人家也不会送鱼上门,我还能有鱼吃么?如果我廉洁奉公,不接受别人的贿赂,鲁君就不会随便免掉我的相国职务,只要不免掉我的职务,就能常常有鱼吃了。”(事见《淮南子·道应训》及李贽《初潭集》)

              公仪休嗜鱼不受鱼,称得上是古代官员拒贿的一段佳话。然而,我在敬其清廉自守之余,又觉得他拒不受鱼的一番言论却并非无可挑剔。首先,他担心的是“受鱼而免于相”,怕丢了头上的乌纱,这是“一怕”;紧接而来的是丢了乌纱,“虽嗜鱼,不能自给鱼”,可谓“二怕”。可见他之所以不接受别人的赠鱼(实质上是一种贿赂),是怕会由此导致将来无鱼可吃,这种立论的角度显然还是从个人的欲望嗜好出发,而没有从是非界限和道德准则上来立论,所以此论思想境界不高,是非界限不清,不足为训。如果照公仪休所说,假如鱼也收了,私也徇了,法也枉了,官却做得很稳当,不愁以后没有鱼吃,那又怎么样?是不是就可以对名为馈送、实为贿赂的钱和物“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今天现实生活中虽有不少腐败分子因为贪污纳贿而翻车落马,但也毋庸讳言,由于我们对权力的监督还不够有力有效,相当一部分腐败分子心存侥幸,他们在东窗事发前,不是鱼照收,官照当,依然活得很潇洒么?试想,对于这种人,要用公仪休的这一套不受鱼的道理去劝他们清廉自守,岂非缘木求鱼?

              我赞赏公仪休的清廉,但不欣赏他的理论。其实,就廉洁者的思想境界而言,有高下轩轾之分。明代《从政录》中说:“世上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依这里所列举的三个层次来对号入座,公仪休的“不受鱼”论显然属于“不敢取”,他的廉洁自律是在“外律”即法律的监督制约下完成的,尚未进入完全自觉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较之为了崇尚名节、坚持操守而决不非法占有财物的刚直之士,差一个档次;而较之那些明于义利之辨,因而“无所为而然”者(勿须任何约束、勿须考虑个人名利得失就能达到自觉、自律、自由境界的清正廉明之士),则就更逊一筹了。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公仪休是为了“保禄位”而拒贿,但仍不失为一位廉臣。论其短长是为了以此为鉴,使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的思想境界上站得更高一些,只要好好想一想我们“参加革命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并且在为人民服务中不断加强和完善政德修养,就一定会比前人做得更好。
            附录2、客有遗(wei)相(xiang)鱼者,相不受。客曰(yue):闻君嗜(shi)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
            (ji)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wu)故不受也。 ————选自《史记》司马迁
            注释: 遗:赠送。 相:宰相,公仪休
            曰:说。 闻:听说。
            嗜:喜欢 以:因为。
            自给:自己供应。 免:被革去官职。
            复:再,又。 吾:我。
            附录3、这一课的写作训练方式很多。比如让学生自己分析,如何看待公仪休?如何看待子明,子明是什么样的人?你喜欢那位管家吗?那位管家的主人是什么样的人?还可以把剧本改写成记叙文。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把以前学过的文章改写成剧本。一个人来改也行,分小组来改也行

            
            

上一页  [1] [2] [3] [4] 

,蒋亚芳--公仪休拒收礼物
《蒋亚芳--公仪休拒收礼物》相关文章

tag: 礼物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