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槐乡五月》教后感

--《槐乡五月》教后感

11-07 15:07:28   浏览次数:663  栏目: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槐乡五月》教后感,
《槐乡五月》是一篇清雅隽永的美文,有着诗一般的语言;有着童话般的意境。读着读着,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那个扎着两条小辫,穿着粗布衣裳的野丫头,傻乎乎地站在槐树下,伸展双手闭着眼,沉浸在混合着郁香和暖气的阳光里,心简直都要融化了……陶醉赞叹之余,我不禁犯了难:现在的孩子,虽长在农村,只怕连槐树长什么样子都没见过,这样的课文,学生能读懂吗?没想到两堂课下来,出乎意料的是学生披文入境,富有童趣的想象更令人大有身临其境之感。
            “满”的争论
            生:我最喜欢这一句:“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在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生:老师,他刚才有个地方读错了,他把“挂满枝头”读成了“挂在枝头”。
            师:你真细心。谁再来读一读?
            生:有的槐花……
            师:你是怎样体会文中这个“满”字的。
            生:这个“满”字写出了槐花的多,密密麻麻的,沉甸甸的。你们看书上的插图就会明白了。如果写成“挂在枝头”就觉得只有稀稀疏疏的几条,不好看了。
            群生看了图,纷纷做惊喜赞同状。
            生:我觉得“一条一条”也体现了槐花的多。
            生:作者把槐花比作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儿也说明了它的多。因为我们这里的女孩子一般扎一条或两条辫子,可维吾尔族姑娘的辫子有很多条,而且还很长。
            生:我从“槐香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槐花的多而密,就像下了一场大雪,把整个槐乡都严严实实地笼罩住了。
            生:我觉得这句话中的“瑞雪初降”和“白茫茫”不仅写出了槐花的多,更写出了槐花的白。
            生:我觉得作者把槐花比作“玉雕的圆球”也写出了槐花的洁白,就像洁白无瑕的玉石。
            一个“满”字的争论,就让学生领悟到了花多色白、形态万千的特点。大语文的观念就是不要拘泥于繁琐的分析,要从大处入手,让学生在自读感悟中提高语文素养。但“大”不等于“放”。只有有张有弛,有放有扶,从大处入手,在小处着眼,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逐步得到提高。
            “飘”的质疑
            生:我最喜欢这句话:“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生:我有个地方不懂,人怎么会“飘”呢?
            师:是啊,人怎么会“飘”呢?作者用错词了吧!
            一些学生激动了:不是,这个字用得好极了!
            生:小姑娘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还可能手里也拿着槐花,她们浑身上下都是香的,她们跑到哪里,香味就飘到哪里。所以用“飘”很贴切。
            生:小姑娘有了槐花的装点,变得更俊俏了,她们心里真快乐呀,连走路都是那么轻松,就像一朵云飘起来了。
            生:小姑娘们被花香陶醉了,整个人都飘飘欲仙了。
            ……
            孩子们在千方百计说服老师的同时,也说服了自己。我们常说,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这些问题,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对“飘”的质疑,引出了学生的争鸣,教师就应该随时抓住这不经意间冒出的火花,让他们的智慧在课堂上碰撞,让他们的想象在课堂上飞扬。
            诗的创作
            这是一篇清雅隽永的美文,它不是一首诗,却有着诗一般的语言。第一段就有一首小诗:
            嗡嗡嗡
            小蜜蜂飞来了
            采走了香的粉
            酿出了甜的蜜
            
            啪啪啪
            孩子们跑来了
            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
            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你一言我一语,也把第3段吟成一首小诗:
            嘻嘻嘻
            小姑娘走来了
            采下了清香的槐花
            编织成美丽的首饰
            
            哈哈哈
            小小子跑来了
            装满了香喷喷的槐花
            酿出了喜盈盈的满足

,--《槐乡五月》教后感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