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花瓣飘香》教学思考

《花瓣飘香》教学思考

11-07 15:19:47   浏览次数:661  栏目: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花瓣飘香》教学思考,

《花瓣飘香》教学思考

    静静地坐于灯下,仔细阅读《花瓣飘香》。没有看教参,没有任何的资料,我把心进入文字中。课后的习题明确无误地告诉我:文章围绕小女孩“懂事”展开教学的。懂事这个概念较为笼统,它可以有非常多的解读,在文中是什么?应该是爱花和爱妈妈。也可以是爱花,更爱妈妈。

    教学思路由此很清晰,从关键的语句中读出小女孩的爱花和爱妈妈。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重要词语和对话来展现小女孩品质的。对于读,我把训练情感朗读穿插于感悟语言文字之中,在读中悟情,以请促读,以情带读,提升朗读效果。研究教材时,我觉得课文完全可以编成课本剧,于是在对话练读时,我根据文字提供的情境,适当进行了改编和补充,鼓励学生排演课本剧。

    说和写的训练同时在课上需要花费很多时间,40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于是想象写话放在了课外。说话训练,充分借助文本,寻找空白点进行语言和情感的补充迁移。多次转变角色“小女孩想:如果把整朵花都摘了-------”“可爱的女孩,请告诉我,你的眼眶里为什么闪动着泪花?”说话训练,紧紧扣住深入理解女孩美德,发展学生的思维,把情感牵往深处。

    文本解读、教学设计到此似乎已经够了。但我心有不甘,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分明读到了父亲的形象:身在南沙保家卫国,心却牵挂家中的妻儿,鸿雁传书显示了军人的一腔柔情,这是一种怎样深沉而又刻骨铭心的爱呀!母亲则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教育孩子、操劳家事,积劳成疾,病倒在床。一个懂事、乖巧、聪明的女孩背后,有伟大的父母,他们的美德、言行对孩子有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爱的女孩那么令人怜爱,令人心疼!稚嫩的心灵承受了多少生命的坚韧。读着,我心潮起伏,我决定要把这样的发现告诉学生,让他们更爱自己的父母,也和小女孩一样懂事,懂得孝顺和感恩。

    整堂课实施下来异常的顺利,学生是非常努力和积极的。但是我还是问自己:课上还有多少人没有参与思维的活动,他们的思维怎么能得到发展?这一直都在困扰着我。感觉课的内容较为饱满,环节推进的节奏较快,在“面和细”的问题上有待提升。因为略显匆忙,朗读的指导没有非常扎实,读的效果不好。

    第一次小教研这样开场,我有了体会,有了收获,当然,还要听取旁观者的评价。待续吧!
 

 

《花瓣飘香》汇报教学思考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情节直白,情真意切。教学中,我将重心放在本文的文眼“懂事”上,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找出认为小女孩懂事的地方。在交流中,有的学生觉得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是非常体贴妈妈的;有的学生认为小女孩的爸爸交待她要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她做到了,也非常懂事;也有的学生认为她没有摘整朵花,而只是摘了一片花瓣,懂得珍惜花草,同时也考虑到花的主人种花的不易和其他赏花人的心理……可见学生透过课文所呈现的语言文字,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小女孩的感叹-——“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对于文本,无可厚非,孩子们体会得较为深刻,然,课上完了,孩子们课堂上的种种激情也许随着课堂铃声的敲响也画上了一个句号。我们的孩子是在宠爱中长大的,又有多少人能真的从日常平凡的小事中去感悟这份真情,珍惜这份亲情呢?这一点,值得我们去思索。


 《花瓣飘香》汇报教学思考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通过一个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的事,赞美了小女孩爱惜花草,体贴妈妈的美好心灵。在教学中,我通过这几个方面展开了教学:

一、想象说话,感悟事物之美

  我在第二课时开始,就请几位孩子上台写了“ 红艳艳  露水   绒布  清香   露水”这几个词语,并让学生用这些词语中的任何几个词把这朵月季花描述一下,让学生感受月季花的美。这样的设计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也为后文的教学做下了铺垫。

二、紧扣文眼,领悟心灵之美

  在教学中,我抓住本文的文眼“懂事”展开教学:自读课文,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相关的语句,在交流中,为了能让学生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我让学生自己说说对这些语句的感悟。并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下,抓住小姑娘舍不得摘花却忍不住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的原因,创设了小姑娘双手捧着带露水的花瓣来到妈妈病床前,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妈妈又会有怎样的表现?通过学生的回答,体会小姑娘的“孝顺”难怪作者要夸她是人懂事的好孩子。妈妈生病,孩子的爸爸怎么不在她身边?引出小姑娘的爸爸,你会和爸爸说些什么,让爸爸放心呢?通过想象,让学生感受到小姑娘的“听话”,怪不得作者要夸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在想象交流中,一个爱花、爱妈妈的小女孩就生动地站在了我们面前。

三、理解题意,升华情感

  在教学的最后,学生已被小女孩那种品质所感动,但是对于题目的理解却还是停留于浅层次“像绒布一样的花瓣散发这淡淡的清香”,为了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题意,我出示了《一课一练》上的一首小诗《花瓣飘香》: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

道一声祝福,

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样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我深情款款地读时,学生也陶醉其间,再让他们关注课题“花瓣飘香”,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课文以“花瓣飘香”为题实际也指小女孩的心灵有着花瓣那样的美,那样的香。


 

 


 

,《花瓣飘香》教学思考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