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

《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

08-17 01:42:54   浏览次数:319  栏目: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

《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以及开辟的意义。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感受他的坚韧、勇敢、智慧、执著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3.了解课文写作方法及表达形式。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历程,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与丝路有关的资料及乐曲、图片。
   教学纪实:
  一、诗意导入,激情引趣
  (课前配乐诵读唐诗《凉州词》《送元二使安西》《从军行》。)
  师:伴随着这悠扬的乐曲,诵着这壮丽的诗篇,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人魂牵梦萦的峥嵘岁月。这堂课,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帘,拂落岁月的风尘,随汉朝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一起,重走丝绸之路。
  (生齐读课题。)
  评析:此处精彩,由诗入手,富有文化气息,使人心生对丝绸之路向往追思之意。教师于课堂之上的激情诵读也点燃了学生阅读的积极心态。
  二、细读感知,整体把握
  师:让我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我来检查一下能否把这些词语读准确。
  (生开火车读。)
  师:你们不但读准了生字词,还读准了多音字和生活中易错的字。这到底是一条怎样的路呢?
  生:我从第4自然段感受到这是一条商路。课本中写到“原来,有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商路”。
  师:读书很认真,是呀,这里曾经商贾云集,贸易往来不断。
  生:这是一条长路。课文中写到罗马位于中国西边7 000多公里的地方,我去过北京,北京距离哈尔滨约1 300公里。
  师:怎么去的?
  生:乘飞机,用了一个多小时,那就算乘飞机也得需要6个多小时,这是一条长路啊!
  师: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课件出示汉朝地图。)你们看,这是一幅汉朝的地图,从都城长安出发,过敦煌,出玉门关,经楼兰,跃葱岭,到大月氏、大夏,到达地中海沿岸,几经辗转,到达安息、古罗马,这就是最早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到达安息、古罗马这漫长的路途,就是课文中谈到的“横贯”。看到这儿,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了?
  评析:地图的引入,是十分必要的。它直观地将此路的“长”展现在孩子们眼前,也使孩子们很容易地总结出这是一条“长路”。
  生:我感受到这条路的艰辛与漫长。
  生:这还是一条险路。那时候,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铁路,没有汽车和飞机。罗马位于中国西边7 000多公里的地方,中间隔着茫无边际的沙漠、冰雪覆盖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沿途还有强盗和野兽的袭击。“茫无边际”“冰雪覆盖”“偏僻”这几个词体会到了这条路的艰险无比,险象环生。
  师:你很善于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文章。这就是课文所说的“恶劣”。再来看投影——
  (课件播放路线图,漫漫长路之上有戈壁、有沙漠、有荒野、有高山……)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部分,注意重读这些形容词,进一步体会那分艰险。
  (生有感情齐读。)
  三、谈人议路,以点带面
  师:同学们分别从长度、地理位置、作用来谈了这条路,课文中还有几个自然段和丝绸之路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生:课文的5、6、7三个自然段写的是汉朝著名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经千难万险开辟丝绸之路的壮举。
  师:是啊,这也是开路人张骞开辟的一条生命之路。路险正是为突出人的开路之勇;路长也是突出人的开路之不易;路之意义更显人的开路之居功至伟。默读课文5、6、7自然段,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张骞?可以在书上做标记,也可以和周围同学交流。
  评析:教师紧紧抓住“这是一条怎样的路?”和“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来进行教学。切入点找得很准。
  生:我读出这是“坚韧的张骞”。因为他冒死接受任务出使西域。
  师:好一个坚韧不拔的张骞。
  生:我读出一个“勇敢的张骞”,因为他在匈奴一待就是11年,整个出使任务历时13年,这漫长的13年一定困难重重,他一定是勇敢地去面对。
  师:好一个勇往直前的张骞。
  生:我也体会到了他的勇敢。“张骞等人马不停蹄,专拣人迹罕至的荒原前进。他们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穿过沙漠戈壁,翻过帕米尔高原白雪皑皑的山岭,终于到达了富饶的西域各国”。胜利和成功总是属于那些勇敢的人,张骞就是这样的人。
  师:仅仅体会到勇敢了吗?
  生:有探险精神,这是个不辱使命的张骞。
  师:能把你的体会送到文章中,通过朗读这段话表现出来吗?
  (指名朗读。)
  生:我读出一个“机智的张骞”,因为课文中写到了“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
  师:有多耐心呢?
  生:“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一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
  师:11年的光阴,青春不在,年华已逝。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时间长,而要写牧草和雁阵呢?你能不能也像文章中这样试着说一句话?
  生:小燕子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来,一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
  生:桃花开放又凋谢,凋谢又开放,一转眼,就是一年过去了。
  师:又是怎样的不露声色呢?
  生:张骞在被软禁中学会匈奴话,使匈奴人放松对他的戒心,便于和匈奴人的交流,以便进一步了解匈奴及西域各国的情况, 并默记地形,随时准备逃走……
  师:好一个聪明机智的张骞!是啊, 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
  生:(引读。)张骞学会了匈奴话。
  师: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
  生:(引读。)张骞与匈奴牧人融洽相处。
  师: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雁阵向南方飞去,又从南方飞回——
  生:(引读。)张骞默记地形、道路、牧场、沙漠、泉水、水井的分布情况。
  师:而这“默记”二字写出多少艰辛,写出多少智慧呀!为了不被监视的匈奴人发觉,不敢写、不敢画,只能是默默地记在心里,多少个白天黑夜,他在心里一遍遍记忆着地形,多少个寒来暑往,他在心里一遍遍将零散的地形拼凑在一起。他在勾画,勾画着一幅逃回长安的地图吗?不,这是一幅通向西域各国的地图,是一幅将流传千载的丝绸之路的草图啊!
  四、再造想象,拓展生成
  师:为了完成使命,张骞忍辱负重11年,正是凭着这探险家的执著和外交家的睿智,13载后回到长安。张骞带回什么呢?
  生:这是一个不辱使命的张骞。正是他卧薪尝胆,坚韧执著,才带回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各国国力、国情……
  师:正是这一切,奠定了汉武帝驱除匈奴、建立伟业的基础,成就了一个辉煌的汉王朝。这的确是不辱使命的张骞,其出使所获甚至大大超出了原来的预期效果。历史上这样高度评价了张骞。(出示翦伯赞的评价。)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
  生:你真是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张骞,你真是一个有着坚定信念的张骞,你真是一个不辱使命的张骞!
  
  评析:此处设计很巧妙,生成很精彩。精彩的生成还是基于学生自主、深入的阅读以及自由、富于个性的表达。
  师:课文学到这儿,我们知道文章写的是丝绸之路,为什么开头还要写恺撒大帝看戏?
  生:是为了指出这是一条商路。
  生:写出了丝绸之路所起作用,与结尾“纽带”相呼应。
  师:对,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好,让我们看投影,在来看看丝路带给我们的回忆——(播放有关丝路文化交流的图片,配以音乐。)正是这条路,亲历了卫青西征的铁马金戈,昭君出塞的悲欢离合;正是这条路,见证了敦煌飞天的精雕细琢,玄奘西行的虔诚执著,现在,对于这条路,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呢?
  生:这是一条“友谊之路”。
  生:这是一条“文化传递之路”。
  生:这是一条“传承文明之路”。
  师:同学们的感悟很深刻,由于时间的关系,课后把感受写在日记中,我们再来交流。
  师:作为走出国门的第一人——张骞,让中国看到了世界,让世界认识了中国。现在,每当提到丝绸之路,总会想起一个熟悉的名字——张骞;每当提到张骞,总会忆起一个伟大的名字——丝绸之路。就让我们永远记住名垂青史的张骞,永远记住亘古绵长的丝绸之路。
  总评:
  一、未读·营造浓郁的情境场
  “丝绸之路”是学生们心中遥远的“路”,怎样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吕宝刚老师采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1] [2]  下一页

,《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
《《丝绸之路》课堂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