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珍珠鸟》课堂实录及点评

《珍珠鸟》课堂实录及点评

03-04 02:09:54   浏览次数:820  栏目: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珍珠鸟》课堂实录及点评,

《珍珠鸟》课堂实录及点评
[] 师:老师带来两幅图片,你们看后有什么感受?
【用图片导入,贴近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满足了他们的新奇感。】
生1:为什么人与动物靠得这么近?
生2:这些人为什么与动物很亲近?
【“靠”与“亲近”是两个不同层面的解读,“靠”仅仅是物体间的距离移近,而“亲近”则还有情感上的交融。教师如果抓住这一生成的学习资源,稍加点拔,切入文本,可以更加有效地直入主旨。学会倾听,关注细节,该是教师的基本能力,甚至产生本能的反应。】
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珍珠鸟》。作者……?
生:冯骥才。
师:谁来介绍一下作者?课文没有太多介绍,老师带来了相关的介绍材料(出示课件)。哪位同学自告奋勇起来读一下?
生3:(读)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师:读得不错,有力。希望同学们能把冯骥才收入自己的名人文本中,好不好?
【提醒学生注意知识积累,很好。】
生:好。
师:接下来听读课文。听之前有两个要求:一,动动笔(巢、驳、啄、呷呷、睑、眸、蔓);二,动动脑,思考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词语学习时,最好以词为单位,如“斑驳”、“眼睑”等。】
(播放课文录音)
师:听完了录音,你觉得录音怎样?好在哪里?
生:柔和。
【为什么柔和呢?回答浅了。教师或者留作悬念,或者直接点明:是作者的喜爱之情在起作用。】
师:对,声音非常柔和。屏幕上面的生字,你们解决了没有?请个同学起来读一遍。
生4:(读字)巢、驳、啄、呷呷、睑、眸、蔓
【教师没能发现“蔓”字录音中读成“màn”,学生读成“wàn”,很遗憾。需要提醒到底什么才真正是正确的;同时强调,“蔓”作动词时读作“màn”,“蔓”作名词时读作“wàn”,把读音规律告诉学生,能增强记忆效果。】

师:读得正确吗?
生:正确。
师:好,给点掌声鼓励。
生:(鼓掌)
【如果因学生读准了“蔓”而给予掌声,则更具说服力。】
师:大家听过课文,知道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生5:讲了作者和一只鸟之间由陌生到信赖的故事。
师:有没有补充?没有。对,课文讲述了“我”和一只鸟之间的故事,由陌生到慢慢熟悉,最后完全亲近,相互信赖。大家对课文了解得非常熟悉。好,现在一起深入走进这篇课文,仔细品读一下。(出示课件: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文章中交代“我”的举动和相应的珍珠鸟的表现的句子。)接下来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文章中交代“我”的举动,以及珍珠鸟相应表现的句子。前提是大家仔细品读。现在开始自由大声朗读。

【内容概括有偏差,课文提到的不是一只珍珠鸟,而是三只:两只大鸟、一只小鸟,无非小珍珠鸟详写了而已。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不能急着揭出答案。有人说过,如果学生学习时间充足,他们都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接下来的阅读要求很到位,关于内容,找出与“我”和珍珠鸟的相关语句;关于方法,大声自由朗读。】
生:(自由朗读)
师;(巡回查看,稍停)找好的同学请举手示意一下。(学生几人举手)把“我”的举动与小珍珠鸟的反应,用不同符号划出来。请哪位同学说一说?
【用不同符号划出不同类别的句子,教师方法指导的意识有,但滞后了。】
生6:(读)“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在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师:写出了“我”的什么?
生:“我”对珍珠鸟的关心爱护。
生7:(读)“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师:这里大量写了珍珠鸟的反应,与此对应的“我”的举动是什么?
生7:“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师:还有吗?
生8:(读)“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师:“我”的举动是什么?
生8:摸了一下它的绒毛。
师:谁还有补充?
生9:(读)“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师:这里写了珍珠鸟的活动。还有吗?
生10:(读)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绒毛盖住。我轻轻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师:“我”的举动是什么?
生10:我轻轻一抬肩。
师:多么可爱的一只珍珠鸟,不错。还有吗?
生11:我不管它。
生12:(读)“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
【让学生自主找寻相关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体现学生主体观念;它打破了一般的线性结构,而是以学生的感悟为基准,分块并进,灵活处理,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然而,以三维目标来衡量,以上环节偏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忽略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语文是必须强调情感体验、人文精神,但这些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水月镜花,它仍然深深植根于字、词、句、篇等基本的语文要素。因此,如果让学生借助字词,谈谈情感产生的缘由,那么这种情感体验、人文精神可能会更加深刻,如小鸟的“挨近”“蹦”“俯下头”“偏过瞧瞧”等,活脱脱惹人喜爱的天真烂漫。而“微微一笑”“依旧”则体现出“我”的悉心呵护。我的建议是:选取典型语段,或品词句为主,或以感真情为主,不必面面俱到。要相信学生通过例子自己也能举一反三,迁移运用。】
师:同学们找了这么多“我”的举动,以及相对应的珍珠鸟的反应。我们读一读这些句子,体会其中流露出来的情感。下来,我们分角色朗读,同桌之间,一个读关于“我”举动的语句,一个读关于珍珠鸟反应的句子。读,要读出情感;读,要读出语气。然后我们全班交流,好吗?
生:(同桌互读,人声鼎沸)
师:(稍停)这么投入的朗读,我实在不忍心打断。你们把刚才的朗读再读给大家听,展示一下风采。来,你们两位起来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再次情感体验。但环节处理上是否与品读语句有重复之嫌?】
生13、14:(分角色朗读)“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师:(问生13)这些句子写出了“我”怎样的情感?你的朗读表现出“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生13:喜爱小鸟。
师:(问生14)你又体会到小鸟的什么情感?
生14:对主人亲近,很友好。
师:我们再请一组。来,你们也展示一下吧。
生15、16:(分角色朗读)“有一天……难道在做梦?”
师:(问生15)珍珠鸟的反应在哪里?
生15:小鸟站在“我”的肩上睡觉,还呷呷嘴呢。
师:体现它对“我”怎样的情感?
生15:好像亲人一样,非常亲近。
师:对主人的这些举动,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15:对主人很放心,便睡在主人身上。
师:还有吗?好,请你们起来读一读。
生17、18:(分角色朗读)“它先是离我较远……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师:(问生17)对主人的这种举动,你有什么感受?
生17:主人对我非常好。
师:你不觉得过分吗?
【这一问有趣。】
生17:没有。因为主人很好,我也信赖他。
生18:主人很宽容。
师:还有吗?
生19、20:(分角色朗读)“我不动声色地写……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师:体现“我”对鸟的……
生19:热爱。
生20:呵护。
师:这种不动声色的爱护,你感受到了吗?
生20:感受到了,感受到了一种喜爱之情。
师:喜爱是相互的。好,大家一齐来读一遍吧。
生:(齐读)“我不动声色地写……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师:由于我对珍珠的友好,换来了鸟对我的友好。人与鸟之间的关系怎样转变的呢?
生21:开始很害怕,后来胆子大了起来,在屋子里乱飞,再后来渐渐放心,甚至飞到主人身边,绕着笔尖蹦,最后对“我”完全信赖,睡在了“我”的肩头。
【这个环节设置有必要。仅仅作上面的解读,学生头脑中的信息虽然丰富,却显得散而杂乱,形成不了一定的认知建构。这时候,教师站出来,发挥引领作用,帮助学生梳理整合,使各种信息变得有序,从而进行整体把握。】

[1] [2]  下一页

,《珍珠鸟》课堂实录及点评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