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平均数教学设计4

平均数教学设计4

11-07 15:44:21   浏览次数:569  栏目: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标签: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平均数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教材第42页的例1及练习十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1、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

          2、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教具学具:主题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  口算。

48÷8=    (1+3+5)÷3=    (5+5+4+6)÷4=

2、  口答。说一说,48÷8和(1+3+5)÷3分别表示的意义。

3、  列式计算。把24名同学平均排成4队,每队有多少人?

4、  导入新课。

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平均分”?结果所得到的数“6”,这个数你能给他名字吗?在现实生活中,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的情况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求平均数”的问题。(板书题目)

二、探究新知

1、  讲述平均数的含义。

把一个总数平均分以后得到的结果。

平均数怎样求呢?

2、  出示主题图。

(1)看懂图意。

    回收小组成员小红、小兰、小亮和小明分别收集了14个,12个,11个,15个矿泉水瓶,这个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2)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讨论: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3)汇报讨论结果。

进一步明确:“平均每人收集的个数”并不是每个人收集的实际个数,而是在收集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每个人收集相同个数的值。

(4)引导学生看图。

提问:怎样做才能使四个同学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5)学生操作。

学生拿出小棒,1根小棒代替1个矿泉水瓶,先按每个人收集的个数摆放,再动脑动手操作,使四个人收集的个数相等。

(6)汇报操作结果。

学生甲:我先数出共有多少根小棒,共52根,再把52平均分成4份,52÷4=13(根),就得出每个人平均收集的个数是13个。

学生乙:运用“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从小红的14个里取出1个给小兰,从小明的15个里取2个给小亮,就可以直接得到4个人都相等的瓶子个数。

(7)小结操作结果。

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4个人平均收集的瓶子数是13个。但通过操作,我们发现,4个人收集矿泉水瓶的个数发生了变化,这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的个数才相等。也就是说,平均数得到了,而原来4人收集的个数都发生了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数的。

例如:求两个人的身高,并不是把高个儿截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儿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也就是说,求平均数并不要求改变原来的实际值。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

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个人平均收集的个数?

(8)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9)汇报探究结果。

应先相加求出收集到的总数,再用总数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数。

(10)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14+12+11+15)÷4

      =52÷4

      =13(个)

3、  我们学习了如何求平均数,下面我们自己动手算一下上个学期我们学校进行了1分钟跳绳比赛,我们找了几个同学的跳绳成绩,咱们一起来算算他们平均跳了多少次?

                                                          (单位:次)

杨扬
 李信芳
 陈希
 郑钟一
 刘安娜
 刘严
 
99
 106
 102
 104
 140
 103
 

                         (99+106+102+104+103)÷6

                         =654÷6

                         =109(次)

点名让学生说明什么是“总数量”“份数”“平均数”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教材第44页练习十一的第2题。

(1)       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2)       把统计表填完整。

(3)       独立计算。

(4)       提问:怎样求出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四、知识扩展

说一说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家庭中人的平均身高、平均岁数、平均住房面积

(2)       作业本的平均每页字数

(3)       最近一周的平均温度

(4)       考试之后知道各科的得分求平均分

(5)       捐款

五、课堂小结

谈谈你自己的收获。


,平均数教学设计4
《平均数教学设计4》相关文章

tag: 教学  平均数  ,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