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雷雨说课

雷雨说课

11-07 15:37:14   浏览次数:354  栏目: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雷雨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

    大家知道,我国古代也就是在新文化运动以前舞台上所表演的是戏曲,那时没有现代意义的话剧,话剧,作为一种外来形式的文学样式,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最初的话剧叫“文明戏”。中国现代话剧经过丁西林、洪深、陈大悲、欧阳予倩,还有田汉等人的大力推动,在二十年代kai始起飞并有所发展,到三十年代出现一位杰出的剧作家,才使中国话剧艺术达到成熟阶段。这个人就是曹禺。《雷雨》、《日出》这两部四幕话剧的出现,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雷雨》是曹禺的成名作,代表作,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确立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雷雨》简析

剧本通过一个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三十年代的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示了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家庭的全部罪恶史,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家庭的腐朽、没落、污浊的内幕。剧本以周朴园为中心,巧妙地把剧中所有人物组织到矛盾冲突中去,让他们在爱情和血缘的纠葛中展示各个人物的命运和性格特点。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剧本的思想内涵,掌握周朴园、繁漪的人物特点,理解剧本艺术结构的独特性。

②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鉴赏剧本的一般方法。

四步:台词——形象——人生悲剧 ——产生原因

③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雷雨》从家庭生活和经济剥削两个方面来揭露资产阶级的腐朽性和反动性,能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工人阶级当家作主,广大民众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4.重点:掌握《雷雨》在现代话剧史上的艺术成就。

5.难点:理解《雷雨》对外国戏剧的借鉴。

二、说教法、学法

      课前布置学生快速阅读《雷雨》剧本,找出与周朴园、繁漪、侍萍等有关的舞台提示和话语,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塑造人物性格的关键词。

      学生课下浏览《雷雨》原文,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三、说教程

(一)导入

(二) 作家简介:

(三) 《雷雨》的故事梗概:

1、提问学生剧本的故事情节

2、老师简要概述情节,

(四)、《雷雨》人物:周朴园、繁漪、周萍、周冲、鲁贵、侍萍、鲁大海、四凤。

1、周朴园形象

2、繁漪形象

(五)、《雷雨》的艺术性

(六)、鉴赏:

1、设问释疑,小组合作讨论

侍萍的人生悲剧及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与曹禺借鉴外国剧作有何关系?

2、教者小结

侍萍是一个善良的、深受迫害的劳动妇女。她从自己的悲惨经历中对周朴园和他的家有较深的认识。然而当再次来到周家,听周朴园说要给梅小姐修墓之后,却又主动地在他面前挑起往事,承认自己就是当年的梅,这表明她性格中仍有软弱的一面。她看到社会黑暗,极力想逃脱这黑暗,可是自己的女儿还是重蹈覆辙。在第三幕中,当侍萍审问女儿与跟周家少爷的关系。并让女儿对着轰鸣的雷声发誓,这表明她非常担心自己的悲剧再次落到心爱的女儿身上。事与愿违,侍萍担心的事竟然发生,四凤与自己的同母异父的哥哥周萍已经有私情,而且已怀身孕。侍萍无力解释这一切,只能把它归之于命运。曹禺当时看到“宇宙正象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他通过侍萍描写了“残酷的井”,这是现实主义的成功,但他自己同样无法给予解释,只能归因于“自然的法则”。

《雷雨》,明显地受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郭沫若说《雷雨》“所强调的悲剧,是希腊式的命运悲剧”。古希腊悲剧作家有着共同的命运观:人的悲剧是由不可知的命运造成的,命运被理解为先天注定的灾难和死亡。主人公按照自己的欲望竭力奋争,但终究难逃命运的罗网。曹禺在《雷雨》中表现出的命运观,与古希腊悲剧极为相似。在《雷雨》中,命运的阴云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头上,剧中的主人公都在命运的火炕里打滚,都拼着性命与命运抗争,但所有的抗争都是以失败告终,他们最终都无一例外地被命运的巨掌击得粉碎。当悲剧走向结局时,几乎在场的所有人物都发出了“宿命的哀叹”。《雷雨》中神秘的、残忍的“命运”时时显现,“狭的笼”意象在《雷雨》中反复出现,这是作者受古希腊悲剧影响而产生的“人难以逃脱命运牢笼”的观念的映射。侍萍出现在周公馆,她极力使女儿免蹈陷阱却偏偏落入陷阱,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捉弄,正是命运悲剧影响的表现。

板书:

雷雨

教学目标:

理解剧本的思想内涵,

掌握周朴园、繁漪的人物特点,

分析剧本艺术结构的独特性。

板书设计

周朴园
 
残忍
 
冷酷、专横
 
伪善
 
工人
 
繁漪
 
侍萍
 
“雷雨性格”(钱谷融语):阴鸷、极端
 
善良
 
鲁大海(朴园与侍萍所生)
 

作业布置:

《雷雨》讲义

导入新课:大家知道,我国古代也就是在新文学以前舞台上所表演的是戏曲,那时没有现代意义的话剧,话剧,作为一种外来形式的文学样式,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最初的话剧叫“文明戏”。后来,“就连‘话剧’这一名称,也是经了约定俗成的过程,到1928年,才有洪深的建议,得到大家的公认的。”[ 黄修己著:《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页。]中国现代话剧经过洪深、陈大悲、欧阳予倩,还有田汉等人大力推动,话剧在二十年代kai始起飞并有所发展,到三十年代出现一位杰出的剧作家,才使中国话剧艺术达到成熟阶段。这个人就是曹禺。[略]

作家简介: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湖北省潜江县,出生于天津一封建官僚家庭。父亲当过官,喜欢赋诗,母亲酷爱戏剧。他在少年时期阅读了不少优秀古典作品,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爱戏剧,观看了很多剧种的戏,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热爱戏剧的种子。曹禺少年时代有较多机会欣赏中国民族传统戏曲,从中受到了戏剧的启蒙。12岁进入有革命传统和进步戏剧活动传统的南开中学,成为该校新剧团的骨干。“五四”新文学作品深深地吸引着也鼓舞着他,同时,他开始接触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还曾扮演过易卜生《玩偶之家》一剧的主角娜拉。1929年入清华大学西方文学系学习,认真研读了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莎士比亚、契诃夫、奥尼尔等的剧作。他读过几百种中外的剧本。传统的戏曲和西方伟大剧作家的作品,给予他丰富的养分。他产生创作的冲动时,很自然地首先想要表现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他的父亲与天津当时一个周姓的官僚买办大家族有较密切的往来。曹禺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对封建家庭和上层人物的生活是相当熟悉的。他后来说过:“我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里,看到过许多高级恶棍、高级流氓,《雷雨》、《日出》、《北京人》里出现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有一个时期甚至可以说是和他们朝夕相处。”[《曹禺谈〈雷雨〉》,《人民戏剧》,1979年第3期。]大约经过五年的酝酿,在1933年他完成了第一部话剧《雷雨》,也是曹禺的成名作,1934年发表。《雷雨》演出后,立即受到文艺界和观众的热烈欢迎。接着又在1935年完成了《日出》。《雷雨》、《日出》这两部四幕话剧的出现,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此后,转向农村生活题材写出《原野》。1938年与宋之的合写《黑字二十八》(又名《全民总动员》),1940年写的多幕剧《蜕变》和1941年的《北京人》,从更深广的意义上揭示封建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1942年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家》标志着曹禺戏剧创作的新进展。


www.lexue88.com

《雷雨》的故事梗概:“序幕”的背景设在“某教堂附设医院内”,屋子里“阴沉沉的”,序幕一拉开,远处就有钟声,是教堂内的风琴声,是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剧情简单之极,一位老人穿着颇为考究的皮大衣,眼睛沉静而忧郁,来到教堂医院看望住在这里的“鲁奶奶”和“周太太”整个情节主要有教堂尼姑甲和乙,一位病人的两个小孩(姐弟二人)的相互对话,说起这家医院是由周家老宅卖给了教会,曾经在这屋子里死掉了三个年轻人,住在医院的两位老妇人已疯掉了。弟弟向姐姐追问“屋子”与“疯子”的来历,悬念也就出现了。两位老妇人一言不发,只有形体动作,这就是序幕的大致情节,故事在“悬念”中开始,整部戏剧都在追问教堂医院的来历以及医院前身的“老屋子”里的故事这样,戏剧空间由“医院”到“老屋子”,时间顺序由“现在”延伸到“过去”,“序幕”既是故事的引子,也是故事的结局,还为剧情确定了带有宗教性的氛围。

[1] [2] [3]  下一页

,雷雨说课
《雷雨说课》相关文章

tag: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