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先秦诸子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优质课教案5

《知其不可而为之》优质课教案5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722  栏目:先秦诸子选读
标签:先秦诸子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知其不可而为之》优质课教案5,

 孔子的这种思想后来成了历代儒家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不管世界变得怎样,总认为人应当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管结果怎样,我活着就要实现我的理想:我心系天下,我要为万民造福。自沉汨罗的屈原,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美政理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也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身体力行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心忧天下的使命感。

布鲁诺为了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烧死在罗马广场。刘胡兰为追求共产主义事业而被敌人砍死在铡刀下……

天生的圣贤,他们生来就悲天悯人,生来就以天下为己任。正是因为这种胸怀,这种抱负,这种使命感,所以他们注定了要忧国忧民,要兼济天下,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孔子正是这样的圣贤,所以仁政思想的驱使,拯救天下的使命感,使他不得不走入仕途,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是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更是为了解决天下的苍生。

五、结语

一般来说,个人的理想能和社会潮流同步,能和谐地融入其中,这是一个人最幸福的事。但是在很多时候,二者是不合拍的。这时,作为个人,就会陷入一种痛苦之中。由此也派生出个人与社会的种种不同关系,从历史上来看,一般有以下几种:

1放弃理想,与世浮沉

2隐居避世,独善其身

3 特立独行,积极用世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对事情的坚持;是一种自我的心里暗示和期待;是一种问心无愧的顽强和执着。

    由此,我们再回过头去,我们上古时代的“夸父”,不怕艰难困苦,追求自己向往的太阳,其实就是一个有了梦想执着追求的人,孔子及其后世的那些圣贤都是“夸父”式的人物。

六、深度探究:

(一)、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

    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    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上一页  [1] [2] 

,《知其不可而为之》优质课教案5
《《知其不可而为之》优质课教案5》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