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先秦诸子选读《恶乎往而不可》教案3

《恶乎往而不可》教案3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787  栏目:先秦诸子选读
标签:先秦诸子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恶乎往而不可》教案3,

重点、难点

1.主要是讲授第1则选文。

2.引导学生理解庄子“安时而处顺”的思想及其启发意义。

3.引导学生领会庄子的奇思奇想。

4.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隐于,肩高于顶 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 此古之所谓解也 阴阳于人,不于父母

选文解读

庄子力图以他特有的方式和观念,为世人解脱生命的负累。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最大的困境就是病和死,尤其是死。“人固有一死”,死永远都是人生不可改变的结局。然而如果对死亡的忧惧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承受的重压的话,那么生命就丧失了强度和韧性。庄子认为,被生死的哀乐捆缚住的人其实在承受着倒悬之苦。

选文1:“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子祀、子舆、子犁、子来,都是虚构的寓言人物。“相与语”就是在一起谈论,“相与”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尻(kāo)”指臀部。“莫逆”指意气相投、默契。“首”“脊”“尻”是构成一个生命有机体的三个部分,偏执任何一个部分都是不可理喻的。子祀、子舆、子犁、子来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把“死”当作尻,实际上就是把“无”“生”“死”当作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不偏执其中任何一个。他们又把“死、生、存、亡”当作一个整体。这是更加具体的一种表述。其中的“亡”应当理解为“无”。《庄子·至乐》篇对生命的完整过程有这样一种描述:“……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这里的“无气→无形→无生”阶段对应的是“亡”,“有气→有形”阶段对应的是“存”,“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对应的是“生”“死”;倒过来看,正是“死生存亡(无)”。在现实生活中,死生存亡(无)之中最基本的两个环节是生与死。既然它们是一体的,那么贪生怕死、好生恶死、乐生哀死就都是没有必要的了。──要脊背不要臀部或者要臀部而不要脊背,都是十分荒唐的事情。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俄而”也作“俄尔”,意思是不久、顷刻。“问”是问候、慰问的意思。“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这是子舆说的话。“造物者”就是万物的创造者,在老、庄思想中指道。《庄子·大宗师》说:“夫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的意思大概可以理解为:道产生了一种混沌未分的气(“一”),这种混沌未分的气进一步产生了阴气和阳气(“二”),阴气和阳气混合又产生了一种和谐的气(“三”),这混合阴、阳的和谐的气产生了万物。“拘拘”是“挛缩不申貌”(参阅郭庆藩《庄子集释》),亦即屈曲不伸展的样子。子舆感叹说:“伟大啊那造物者,将把我弄成这种屈曲不伸展的样子!”他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呢?庄子这样写道:“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曲偻”指腰弯曲,“发背”指背隆起。“五管在上”指五脏比头都高;“五管”即五官,指心、肝、脾、肺、肾五种内脏器官。“颐隐于齐”指下巴藏到肚脐上,“齐”通“脐”。“肩高于顶”指肩膀高过头顶。“句赘指天”指弯曲的颈椎骨指向天空;“句(gōu)”为弯曲之意,“赘”指颈椎骨。“阴阳之气有沴”指阴阳之气凌乱;“沴(lì)”者,不和也。子舆所面临的,真是一种让人惊颤的畸变。对常人来说,这简直是一种生不如死的哀痛。他将怎么样面对这一切呢?“其心闲而无事,跰而鉴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闲”意思是安静。“跰”是跌跌撞撞不稳当的样子。“鉴”即照着看。子舆心中竟然是安宁恬静若无其事,他跌跌撞撞地走到井边,用井水照着自己看了看,再一次发出对造物的感叹:“伟大啊那造物者,将把我弄成这种屈曲不伸展的样子!”这是感叹造物的神奇伟大,而不是发抒自己的悲哀。子祀问道:“子恶之乎?”“恶”用作动词,意即讨厌、憎恶。子舆回答说:“亡,予何恶!”“亡”就是无、不的意思。“予何恶”就是我为什么憎恶、我憎恶什么。子舆接着说:“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浸假”就是假令、假如。“时夜”即伺夜。子舆竟然是如此的超脱。他说:假使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我就因此叫它守时打鸣;假使把我的右臂变成了弹弓弹丸,我就因此用来打猫头鹰作烧烤;假使把我的臀部变成轮子,把我的精神变成马,我就因此乘坐这车马,难道还要换别的车马吗!他如此安然地面对着病魔,他并没有成为一个输家。“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所谓“得者,时也;失者,顺也”,意思是说,得合乎时,失顺乎理。“安时而处顺”意思是说,合乎时(而得)、顺乎理(而失)均安然处之。“县解”即解除倒悬之苦、从困苦的境地中获得解救,现在常写作“悬解”。这里安时处顺的思想,其实包含着安于生死的意思。《庄子·养生主》写老聃死,秦失前去吊唁,说:“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这段话的意思,跟子舆的话完全一致。其前半可以理解为:恰好生,先生得时;恰好死,夫子顺理。郭象注释说:“时自生也”,“理当死也”(参阅郭庆藩《庄子集释》)。而子舆的意思也正是说,得乎时而生,顺乎理而死,一切均安然处之,哀乐就不会进入内心了;哀乐不能影响你的内心,就是解脱了倒悬之苦。这种靠自我精神的培育得到的人生的大解脱,表征着生命的强度和韧性。可是人世间毕竟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于是子舆说:“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那些不能自我解脱的人,注定要受外物的捆绑之苦。“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古人常把比人类品质更高尚、能力更强大的一种存在称为“天”,往往不单纯以“天”指自然。“物不胜天”指人力不能胜过天,隐含人对某些病变和死亡无可奈何的意思。惟其如此,就应该安然顺受。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子舆安时而处顺。在面对人力无可奈何的事情时,人好像是陷入了绝境。可庄子启发世人说,其实,安然地顺受就是一条出路。

“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喘喘然”即呼吸急促的样子。“妻子”指妻子和儿女。“环而泣之”即围绕着他为他落泪。这说明子来的妻子、孩子对生与死还不能安然地顺受。“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子犁要问候的是子来,可是他这句话却是对子来的妻子和孩子说的。“叱”是斥责声。“怛(dá)化”即惊扰了变化。“怛”,惊恐。“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这是子犁对子来说的。“户”指门。“与之语”就是跟他交谈、跟他说话。“造化”也就是“造物者”。“奚以汝为”就是把你弄成什么。“奚以汝适”就是使你去往什么地方;“适”是动词,往、到。“虫臂”指昆虫的前肢。且听面临死亡绝境的子来如何处置:“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这是一层意思。“父母于子”即“子于父母”的意思。“唯命之从”即唯命是从。“不翅”即不止、不只;“翅”通“啻”。这段话意思是说,儿子对于父母,向东向西向南向北,一切听命于父母。而对人来讲,阴阳变化的地位和意义远远超过父母。它阴阳使我接近死地而我不听从,那么我就太蛮横了,它有什么罪呢?简单的说就是,人既然应该顺从父母,就更应该顺从阴阳。“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这是又一层意思。“大块”即大地。“载(zài)”,开始。“形”,指生命开始构造、形成。“生”,指诞生。“佚”通“逸”,安逸,这里为使动用法。这段话意思是说,大地使我的“形”开始,用“生”使我辛劳,用“老”使我安逸,用“死”使我休息,因此善待我的生,就是善待我的死的原因(“生”使我辛劳而“死”使我休息,所以要是善待生的话,就更应该善待死)。庄子这里的论析可能存在某些问题。比如死使人休息这样一个前提性的判断,就不见得能够得到确证。但是应该紧紧把握一点,即庄子的目的正是要化解世人在生死之间的偏执。“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这又是一层意思。“大冶”指在冶炼方面极有造诣的铁匠。“镆铘”,古代宝剑名,也写作“莫邪”。“一犯人之形”意思是偶然遇上人的形状,偶然成为人。“大冶”和“金”,与“造化者”和“人”,构成了一组类比、对照关系。大冶冶炼铸造之时,金向上跳着说:“我将一定要铸造成镆铘宝剑!”大冶一定会认为它是不吉祥的金属。造化者造人之时,人偶然成了人就欢喜跳跃说:“成了人啊!成了人啊!”造化者一定会认为他是不吉祥的人。这再一次说明了人对造物者主使的化不应该有所偏执。“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恶”是表示疑问的代词,可以理解为哪里、什么。这就是子来的态度(自然也就是庄子的态度):完全把天地看成大炉子,把造物者看成造诣极高的铁匠,那自己到哪里去、变成什么不可以呢!“成然寐,蘧然觉。”这一个细节可以说是神来之笔。“成然”是纯然、酣然的意思。“蘧然”一般理解为惊喜的样子,按照上下文,似乎应该读作“遽(jù)然”(“蘧”与“遽”通),意思是突然、猛然。这个细节,是说子来酣然入睡,又忽然醒来,寤寐自如,显示他心中安宁之极,不以生死自累。

[1] [2] [3]  下一页

,《恶乎往而不可》教案3
《《恶乎往而不可》教案3》相关文章

tag: , 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先秦诸子选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