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先秦诸子选读《恶乎往而不可》教案3

《恶乎往而不可》教案3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787  栏目:先秦诸子选读
标签:先秦诸子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恶乎往而不可》教案3,

在庄子看来,为生老病死而乐而哀而戚戚不安的人,是被头下脚上地倒悬着。解除倒悬之苦只能靠自己。那么自己又怎么去解决呢?答案是以不解决解决之。怎么以不解决解决之呢?答案是要在自己的心上用功夫。那么又怎么在自己的心上用功夫呢?答案是要做到心安。庄子说:“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庄子·德充符》);又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只有有德者才能安然地领受那些人生的无奈,就像顺从命一样。反过来说,承受这种人生的无奈而能做到心安的人也就是有德之人了。像子舆、子来那样安于得失安于生老病死,像哀骀它那样安于死生存亡穷通贫富美丑,都是安然随顺不可奈何之事的有德者的例子。庄子试图使人在陷于绝境时,靠内在精神力量的培育,自解倒悬之苦,实现突围,而不是被困境压垮。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思想,固然折射着灵魂在现实压迫下的无奈,却也不失为一种难得的超越。当无可奈何之事不能扰乱你内心的安静和美的时候,这无可奈何之事对你就无可奈何了,从精神上说你就赢了,从实际上说你的生命显示出了更大的强度和韧性。在危难丛集的人间世,庄子的目的就是要启示人们从精神方面着手,来增加生命的强度和韧性。它蕴含着对社会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

庄子不仅哲思奇,而且设想奇。“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用新奇的想象,生动地说明了不可偏执生或死的道理。子舆身体发生的种种畸变,真是匪夷所思。化左臂为鸡、化右臂为弹、化尻为轮,以及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等想象,一般人断难想得出。

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一、讨论:刘熙载用“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一句话,来概括《庄子》一书的旨意,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评价的?

提示:刘熙载的评价,主要意思是说《庄子》一书常常能够从世人看不出价值的地方发现价值,常常能够从人生的绝境中发掘出一条实现突围的路径。

可参阅教材相关链接部分以及教师用书的选文解读。

二、文中将哀骀它及生病后的子舆的外貌描写得极为丑陋古怪,你如何理解《庄子》的这种夸张手法?

提示:一方面,庄子这样写哀骀它和子舆,实际上是把他们置于常人承受不了的绝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再来凸显一种超越这种绝境的巨大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庄子及其后学有自觉追求奇怪的审美倾向,因为他们“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庄子·天下篇》),即认为天下深沉污浊,不能拿庄重的语言跟他们交谈。闻一多认为,从艺术上说,《庄子》体现了一种独特的“荒怪丑恶的趣味”(可参阅教材相关链接部分)。

有关资料

1.评庄学“齐生死,同人我”之说

……在老、庄书中,杨朱绪余之论,依然存在;然此非老、庄最高之义也。盖杨朱所说,多吾人不自伤其生之道。然处此世界中,吾人即不自伤其生,而他人他物,常有来伤我者。吾人固须不自伤,亦须应付他人他物之伤我。杨朱在此方面之办法,似只有一避字诀。如“隐者”之“避世”,是其例也。然人事万变无穷,害尽有不能避者。老子之学,乃发现宇宙间事物变化之通则,知之者能应用之,则可希望“没身不殆”。《庄子》之《人间世》,亦研究在人世中,吾人如何可入其中而不受其害。然此等方法,皆不能保吾人以万全。盖人事万变无穷,其中不可见之因素太多故也。于是老学乃为打穿后壁之言曰: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十三章)

此真大彻大悟之言。庄学继此而讲,“齐生死,同人我”。不以害为害,于是害乃真不能伤。由此言之,则老子之学,盖就杨朱之学更进一层;庄子之学,则更进二层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评“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章

曾子之易箦,其言如许,圣贤之学也;庄子为此论,又自豪杰。叱者,呵止之声;避者,使其妻子远去也。……鼠肝、虫臂,言至小之物也,……其文奇。……铸金之喻,亦自奇绝。……金若能言,人则必以为怪。造物之视人,亦犹大冶之视金。此等譬喻非庄子孰能之!

(宋·林希逸《庄子鬳斋口义》)

非常解脱之见,非常透脱之文。化鸡、化弹、化轮马,触手拈来,悉入妙境,如金丹在握,随点瓦砾,尽成珍宝也。

非常透脱之见,非常解脱之文。父母一喻,读之气降。铸金一喻,读之意悚。寐觉一喻,读之神超。前两喻中夹一段正论,如层峰起伏。末一喻两句陡住,如峭壁斩然。小小结构,亦具奇致。

(清·宣颖《南华经解》)

得大解脱,得大自在。

设喻奇警。

(张之纯《评注诸子菁华录》)

3.评子舆“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一段话

此等论议,此等文字,真是前无古后无今。第略涉怪诞,不甚雅驯,又止可间一为之。若专务此,却又不难。

(明·孙鑛批点《老庄合刻》)

……所谓祸福者,本非身外实有此境,乃吾心自以为福,以为祸耳。……心苟泯乎祸福之见,则祸已不待去而去,祸去即得福矣。故“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为庄周所谓养生之主。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版)

4.评《德充符》篇

德充符者,德充于内,则自有外见之符也。劈头出一个兀者(刖足者),又一个兀者,又一个兀者,又一个恶人,又一个闉跂支离无脤(跛脚弓背缺唇的人)、又一个甕盎大瘿(颈下长着瓮盎大小瘤子的人),令读者如登舞场,怪状错落,不知何故。盖深明德符全不是外边的事,先要抹去形骸一边,则德之所以为德,不言自见,却撰出如许傀儡劈面翻来,真是以文为戏也。

(清·宣颖《南华经解》)

……鲁公之信哀骀它也,以其“才全而德不形”也;卫灵之悦闉跂、齐桓之悦甕盎也,以其“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也。圣人于此知所从事矣……文之段段盘旋,段段换笔,神爽语隽,味永机新,雪藕冰桃,不许人间朵颐。

(清·林云铭《庄子因》)

参考译文

1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个人在一起谈论说:“谁能够把‘无’当作头,把‘生’当作脊背,把‘死’当作臀,谁知道死生存亡是一体的,我们就跟他做朋友了。”四人互相看着笑了笑,心中默契(意气相投),于是就共同结为朋友。

不久子舆生了病,子祀前去问候他。子舆说:“伟大啊那造物者,将把我弄成这种屈曲不伸展的样子!”他弯弯的腰弓起的背,心、肝、脾、肺、肾五脏比头都高,下巴藏到肚脐上了,肩膀高过头顶了,弯曲的颈椎骨指向天空了,阴阳之气凌乱了。他的心里安宁恬静若无其事,跌跌撞撞地走到井边,用井水照着自己看了看,说:“伟大啊那造物者,将把我弄成这种屈曲不伸展的样子!”

子祀问道:“你厌恶他吗?”

子舆说:“不,我厌恶什么(我为什么厌恶)!假使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我就因此叫它守时打鸣;假使把我的右臂变成了弹弓弹丸,我就因此用来打猫头鹰作烧烤;假使把我的臀部变成轮子,把我的精神变成马,我就因此乘坐这车马,难道还要换别的车马吗!况且得合乎时,失顺乎理(生死合时顺理)。合乎时(而得而生)、顺乎理(而失而死)均安然处之,哀乐就不会进入内心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除倒悬之苦。而那些不能解脱的人,是有些外物捆绑着他。况且人力不能胜过天由来已久了,我又为什么厌恶这些呢?”

不久子来生了病,呼吸急促将要死去。他的妻子孩子围着他哭泣。子犁前去问候他,(对她们)说:“去!躲开!不要惊扰了变化!”然后倚在他(子来)的门上跟他交谈说:“伟大啊造化!又将把你弄成什么呢?又将使你去往什么地方呢?把你变成老鼠的肝脏吗?把你变成昆虫的前肢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恶乎往而不可》教案3
《《恶乎往而不可》教案3》相关文章

tag: , 先秦诸子选读,先秦诸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先秦诸子选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