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论语》《孟子》选读《〈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695  栏目:《论语》《孟子》选读
标签:《论语》《孟子》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

台州一中:董   琳

          诸子以孔子为第一人,诸子之书以《论语》为第一部。
    ——蔡伯潜《诸子通考·绪论》

总说:
      
              《论语》及其教学

一,《论语》的历史价值: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1、一般来讲,《论语》是中国散文的开始——语录体散文:

     语录体、对话体散文(《论语》《墨子》)

     对话体、篇章式议论文(《孟子》《庄子》)

     专题性论辩文(《旬子》《韩非子》)

2、口语性:上古时代人们的口语。

3、文学性:文学价值很高。

4、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综合性:

5、文化长河中的经典性。

     正是因为〈论语〉在中国文学史与文化史以及思想史、哲学史等反面的经典性,〈论语〉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二、《论语》进入中学教学的意义:

1、中国文化发展的形势所趋:

    ⑴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而中国的文化源头即在《论语》;

    ⑵道德有继承性,传统道德中的精华是社会最容易接受的,因而也最容易成为社会道德风尚的铺垫和国家凝聚力的来源。

   ⑶经过“批林批孔”等歪曲历史的“运动”,处在西化的狂潮中,人们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

   ⑷国学传播机构渐渐兴起,而且得到了家长和青少年的响应;传媒的国学讲坛开始火爆,吸引了许多听众和读者;

   ⑸社会普及领域通过各种渠道对中国典籍的宣传,唤起了人们对传统的亲近感,也激起了人们了解传统的兴趣;

 

⑹有长远效应的国学典籍教育,真正使国学深入人心的渠道,应当是基础教育,通过语文课程来实现。

     在此形势下,《〈论语〉选读》应运而生。

2、《论语》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3、《论语》语言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是语录体散   

       文的典范,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

4、《论语》陶冶性情,吸取智慧。

5、《论语》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6、现实生活中人性的缺失。

          《论语》是千年万年之经典,虽经波折,但始终存活,在国学兴起之时,《论语》有必要进入中学教学。

三、关于《〈论语〉选读》的编排问题

1、初中教材中已经有的〈论语〉篇章,高中《〈论语〉选读》不再选入,避免重复;

2、注释详细,附带翻译,降低学习难度;

3、教材共15课,分成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类 ;

3、每课后面都有相关的文章链接:

   第一课:“中华文明是追求道德的文明”

   第二课:“礼教思想之变本加厉”

   第三课:“中国知识分子:从政治到人生”

   第四课:“孔子的政治品格”

   第十四课:“中庸之道的内涵”

   第十五课:“孔子的价值本源观”

    《论语》进入语文教材,有特定的编排体系,当然,进入语文课程的《论语》,必有它特定的解读角度。

 

四、解读《论语》的途径:

       解读《论语》有不同角度,解读途径也是多样。

       ⑴从对人及人的生活的关怀角度来解读:

         如:“节用而爱人”“仁者爱人”等

       ⑵从政治(政治原则与社会治理)角度来解读:

          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⑶从教育(教育原则以及教育方法等)角度来解读:

          如:“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等等。

       ⑷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解读:

           不仅包括《论语》对文学的看法与观点,还可以分析《论语》的文学性、艺术性等。

 

    ⑸从哲学的角度来解读:

    《论语》中所反映的世界观、人生观等角度。

    ⑹从为人处世的角度来解读:

 除上述几个角度而外,还可以从美学角度、从思想史角度、从史学角度等方面来解读。

 

           总之,解读《论语》的角度很多,每个人读它,都可能找到自己所喜欢的方面。作为教学,我们应当注意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思想素质入手,适当把握中国古代的文化、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内容,以之培养学生的素养。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来把握和处理教材。

五、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

           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或者说应该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或者说也应该过去了。尊孔就是以孔子为偶像而极力崇拜,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这样就会堵塞探索真理的道路,阻碍社会的进步。反孔就是对孔子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这也就违反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现在我们的任务是研孔、评孔,对孔子进行研究,进行分析,进行评论。

                                    ——张岱年          

       尽管对《论语》的解读有不同的角度与途径,但我想,对它的教学不能离开“语文”的基本理念来教学,特别是对正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就更应该如此。
     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我们应从“语文”的字、词、句、段、篇等基础做起。
       就《〈论语〉选读》整本书的教学而言,我想,我们应把握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把握必要的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及用法;了解必要的古汉语句式;培养文言文翻译能力;

      ——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积累文言阅读基本功

2,明确《论语》所选篇章的思想意义,初步懂得一些人生哲理,并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学习孔子的高尚人格和伟大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

     ——对学生从情感方面进行熏陶。

4,了解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

    ——增强语文智力,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分“基础要求”和“发展要求”。
      “基础要求”是指名句名段的背诵积累、常用文言字词意义与用法的理解以及句段篇的翻译、课文内容的解读等难度稍低的要求。
      “发展要求”主要指初步理解《论语》文化内涵,探究传统文化对人生和社会的影响及作用。

(三)教学建议:
     《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
      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属文言文;
      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语录体散文文体;
      从内容上说,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涵盖范围很广。
   因此,《〈论语〉选读》教学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

[1] [2] [3] [4] [5]  下一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相关文章

tag: 论语  , 《论语》《孟子》选读,《论语》《孟子》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论语》《孟子》选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