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11-07 15:07:28   浏览次数:477  栏目: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三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概况:
本单元的6篇文章都是文言文,且均为名家名作。《陈涉世家》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中的著名篇目,比较详细地记载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经过。《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为人们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富春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捕蛇者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所作的,反映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剥削带给人民的深重苦难。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历来为后人所传诵。《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出任滁州太守时写的著名游记,作者在游览山水的乐趣中抒发了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二、单元教学要求:
1、了解古代文人的社会思想、忧乐观、淡泊名利和“与民同乐”的思想,了解封建时代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精神,学习借鉴古人的进步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2、了解有关课文的记叙线索和顺序,学习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学习抓住特点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和对比、衬托的手法,学习个性化人物语言的描写。
3、欣赏古代散文的优美语言,在赏析中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掌握文言文常用实词的意义及一些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文言文常见句式的特点。
4、写好以人物行踪为线索的参观游览文章。
5、熟读每一篇文章,背诵相应的段落或全文。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有关课文的记叙线索和顺序,学习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学习抓住特点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和对比、衬托的手法,学习个性化人物语言的描写。
2、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用法及意义,理解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欣赏优美、隽永的语言,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单元课时分配:
阅读16课时
(其中第十六课、二十一课3课时,
第十七课、第十九课、第二十课各2课时,
第十八课1课时,
诵读赏析1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2课时),
写作指导、作文、作文讲评3课时,
共计19课时。
五、单元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采用诵读欣赏、朗读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增强文言语感。 
2、《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文章中描写的景物让人赏心悦目。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去学习、体会、感悟,并可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再现这些美丽风光,加深印象。  
    3、本单元文言散文语言优美精练,要在赏析中品味文章的语言,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古典散文名篇中汲取思想的精华。  
    4、指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文体特征,掌握每篇文章的思想内涵。陈涉出身雇农,司马迁早在《史记》中将其列为“世家”,肯定了陈涉的“首事”之功。《桃花源记》属于游记体,文中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了渔人发现桃花林的前后经过。《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但作者在文中主要是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捕蛇者说》题目的意思是“说说捕蛇人的事”,“说”这种文体既可议论,也可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岳阳楼记》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写景又是为了抒发“览物之情”,议论才是文章的主旨所在。《醉翁亭记》作为一篇著名的游记,文中描写了醉翁亭优美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寄情于山水的“真意”。   
   5、“诵读欣赏”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两首婉约词,反复吟诵,体会感情,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十六  陈涉世家
主备人:新集中学 林志文  
执教人:           执教班级:          执教时间:
教学内容:陈涉世家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章基本内容,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2、学习文章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塑造物形象的手法;培养学生的读说能力、组织能力等。
3、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立志为国家多作贡献。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与意义。
教学难点:
文章所描述的故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因而学生充分认识、理解课文有一定的困难,应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提问,并通过讨论的方式加以解决。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准备:朗读录音、随堂练习、小黑板(或投影)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先学:
(一)文史资料查询:走近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一约前90),       著名史学家、        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
《史记》是我国第   部     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 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纪、世家、列传、表、书。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它是“         ,                ”。  
(二).听读疏通 
 (1)自读感受:自由朗读课文,利用书下注释和字典解决生字词。   
 (2)字词强化:识记生字词。
铚(   ) 酂(   ) 柘(  ) 稷(  )闾(  )左 谪戍(     )
   当行(   ) 度已失期(    ) 以数谏(    ) 罾( ) 间( ) 祠(  )   笞(  ) 陈胜王(   ) 忿恚(  )毋 ()蕲(  ) 宁(        )有种乎 谯(   ) 会(  )计事   辍耕(   )    鸿鹄(hong)(hu)        篝火  )   適戍(   )     忿恚尉(   )(    )   
(3)理解下面各字词的意思
(1)发(  )闾左(    )谪戍(    )渔阳900人; 
(2)皆次(     )当行(     ) (3)会(    )天大雨: (4)皆来会(    )计事: (5)度( )已失( )期 (6)今亡( )亦死,等(  )死7)天下苦秦( )久已 (8)以数(   )谏(   )故: 数( )有功 (9)上使( )外将( )兵 (10)或( )闻无罪 (11)项燕为(  )楚将:为(    )坛而盟: (12)为天下唱(    ) (13)卜者知其指意( )( );指目陈胜:(    ) (14)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   ) (15)罾(    )鱼腹中: (14)陈胜王(   ): (16)间( )令吴广之次所( )丛( )祠中 (17)夜篝(     )火 (18)卒中往往( )语( )
 (4)断句练习:明确停顿位置。
①发/闾左遍戍渔阳九百人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④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二、口语训练:我的鸿鹄之志。(或有志者事竟成)
三、导学读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举例: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充分说明了官逼民反的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未年的陈涉、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这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给予秦朝的暴动以致命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的15年便被刘邦的西治政权所取代。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动起义的(近因、远因),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二)师出示教学目标。
1、疏通文章一、二节。2、了解起义的原因及策划经过。
四、释疑解难:针对课前先学部分,适当指导。
五、精读探究:
 (一)合作交流,解读探究(第1节)
    1.研读寻疑,自读,口译第1节,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
    2.互助问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并互助解答,需要强调的地方教师讲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