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苏教版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永恒的弦歌《二泉映月》教学设计(大比武)

永恒的弦歌《二泉映月》教学设计(大比武)

11-07 15:31:22   浏览次数:126  栏目: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永恒的弦歌《二泉映月》教学设计(大比武),

永恒的弦歌《二泉映月》教学设计(大比武) 
 
 

教材简析:

《二泉映月》的音调和中国江南一带的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等,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给人以十分亲切之感。它的曲式结构为循环变奏体,它通过变奏的手法,即句幅的扩充﹑缩减,并结合旋律音域的上升或下降的手法,让音乐层层推进和迂回发展,从而塑造出单一而集中的音乐形象,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乐曲包含六个乐段,另加一短小引子。乐曲引子为一导入性的乐句,它好像是作者有很多话要说,但不知从何说起,久久埋藏于心中,现终于挤压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给人以无限惆怅之感。乐曲第一段由a﹑b﹑c三个大的乐句组成。a乐句旋律由商音上行,在角﹑徵﹑角音上稍作停留后,下行至宫音结束,旋律呈微波形,音乐于平稳之中透露出感伤色彩和沉思性质,恰似那盲艺人在泉水旁边回首往事。接着出现的由两小节组成的b乐句音量突然宏大起来,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它仿佛是作者回忆起惠泉山的雄姿,又好似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感慨,对过去日子提出的疑问。然后旋律在高音区流动,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音乐情绪柔中见刚,更为激昂。加上演奏中弓法的变化,各种滑音的使用,展现出悲恻﹑自傲交集的情绪。乐曲第二段变化大,它是将a句缩减,b句保持不变,而将c句伸展变奏发展而成。音乐让人联想起月光在一瞬间透过浮云的间隙,照着惠泉山水的情景。而碎弓的演奏,恰似泉水的涟漪及水中的碎月在颤动抖索,山光月色中,隐含着凄楚之情。乐曲第三段系用a句微变,b句不变,c句变化发展而成。旋律中出现新的高点音。变宫音“7”的出现使旋律具有离调的性质,音乐情绪有所转折,高昂明朗的曲调给人以河山壮美之感,表现出对新生活的向往。乐曲第四段的a句变化不大。但b句中出现了长音“2“,这和前面乐段仅属一音之差,但乐思却迥异,可谓妙笔,它使音乐产生了疑问的语气。清角音“4”的出现,使音乐具有新的情调。这一乐段音乐色彩较为暗淡,有泉水间云雾弥蒙之意境,或许是作者回忆起了过去的不幸。乐曲第五段旋律挺拔高昂,起伏动荡较大,随着速度的自然加快,情绪一步紧似一步。而用强力度﹑小抖弓和顶点音奏出的旋律,推出了全曲的高潮,音乐似冲天的巨浪,感情的潮水掀开了压抑的闸门奔泻而出。这是盲艺人积压多年的愤怒情绪的爆发。乐曲第六段是全曲的尾声,像是一个简略的总结。音乐蕴含着回忆﹑向往之情。旋律最后几拍,听来果敢﹑雄健,这是作者性格和意志的表现。

 

设计理念

有人说,语文是一种看的艺术,通过看然后用心感受的艺术;音乐是一种听的艺术,通过听然后用心感受的艺术。语文可以促进你对音乐的感受,音乐可以促进你对语文的理解。在小学五年级的语文书上有一篇与音乐紧密结合的课文《二泉映月》,课文文笔很美,也有很多描写音乐的句子。在孩子们上完语文课后,老师告诉我,课文中描绘音乐的三四两段,孩子理解比较困难。孩子告诉我,虽然在课堂上欣赏了这首作品,但是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因为对音乐作品不熟悉,无法产生共鸣。本课是自主开发的课程,期望通过音乐与语文之间的整合,增强他们的感知,获得一种“立体的感受”。让音乐与语文手拉手,一方面,借助其他学科(尤其是语文)的力量,拓宽文化视野,激发学习的兴趣,减少铺垫时间,缩短孩子的现实生活与音乐世界之间的距离,帮助他们理解音乐产生的背景;另一方面,能够使孩子从不同的艺术角度感悟相同题材的教学内容,这样带来的体验会更深刻,带来的震撼会更强烈。

教学目标:

1、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了解音乐家的生平以及不同的音乐形象和风格,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形式的作品,加深对音乐内涵的体验,拓宽音乐视野。

2、引导从演奏形式、主题旋律、节奏、音色、结构等方面去感受与分析,培养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体会音乐风格与内涵。

2、启发学生感受音乐形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播放阿炳演奏《二泉映月》)

1、最近,我们在语文课上学了一篇课文《二泉映月》。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从文学的角度了解了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那么,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教学反思】在五年级的语文书上,有一篇与音乐密切相关的课文《二泉映月》,看到这篇文章,作为音乐教师的我,就筹划着要给孩子们补充上一堂音乐欣赏课。课前,语文老师花了两课时的时间,和孩子充满激情地品读了课文,文章很美,他们被优美的文字所陶醉,看得出,孩子和老师都很激动。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有了情的共鸣和心的激荡,他们对音乐的期待更迫切了,铺垫显得多余了。于是,我直接进入主题,请学生从文学的角度谈谈对阿炳和《二泉映月》的印象。每个孩子都有话说,但感受不一样,他们除了用书中的文字表述自己的感受之外,也融入了自己的见解。孩子们说得很好,但我知道,虽然他们听过了音乐,但并没有真正理解音乐。他们的感受,大多还是来自课文,确切的说,不是他们自己的感受,是作家的感受。

 

2、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说过,这首曲子应该跪下来听。今天,黄老师把阿炳拉的这首乐曲带来了,我们一起来听听这50多年前的录音。(播放录音)

3、这是民间音乐家华彦钧,俗称瞎子阿炳拖着久病的身体为我们留下的录音,他是我国唯一一位留下录音的民间音乐家。听了他的录音,你仿佛看到什么?

【教学反思】播放的音乐是阿炳自己拉的原版录音,它和其它几首乐曲成为阿炳仅存于世的绝响。音乐是用钢丝录音机录制的。因为身体的缘故,阿炳多年不演奏乐器了,手头也没有乐器,是采风的音乐家从乐器店买了琵琶、二胡,阿炳练习了3天后,才录下来的。音乐中夹杂着钢丝弦转动的“嘶嘶”声,给了孩子历史久远的感觉。音乐本身就具有情境性,孩子们在音乐情境中想象着当时的场景。

4、(出示阿炳画像)这就是阿炳。看一看他的形象——

脸上的那副墨镜、头上的那顶礼帽、身上破旧的长衫、背上的琵琶,腰间的二胡,成了无锡城里永远的风景。

【教学反思】多媒体出现的阿炳画像帮助孩子很快认识了这位伟大的民间音乐家。脸上的那副墨镜、头上的那顶礼帽、身上破旧的长衫、背上的琵琶,腰间的二胡,成了无锡城里永远的风景,也成了孩子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二、初步欣赏,感受情绪。

1、我们再来欣赏电影《二泉映月》的片断。(播放电影剪辑片段《二泉映月》)仔细观察电影中的阿炳是如何演奏的?情绪如何?

2、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注意倾听音乐、关注阿炳的神情、阿炳的心情。)

【教学反思】电影真实再现了阿炳在二泉边创作演奏的情景:他独坐泉边,无神的眼眸里透着淡淡的忧伤与渴望。没有人在意他,没有人了解他,只有身边的二胡伴着他。清冷月辉下,阿炳轻提琴弓,凝神屏气,一曲发自肺腑,震撼心灵的旋律,随着手指的颤动,倾泻而出。阿炳眼中的泪花、颤抖的双手会同倾泻而出的音乐如同滚滚激流,再次震撼了孩子们的心灵。

 

三、学唱主题,加深感悟。

1、电影真实再现了阿炳创作演奏《二泉映月》的情景,我们再一次聆听了它的主题。看着谱子,听老师唱一遍,你觉得乐曲的情绪如何?

【教学反思】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只有通过多次的聆听、对比、感受才能了解音乐的语言,感悟音乐所表达的内涵。在初步聆听的基础上,教师再次动情地演唱了乐曲的主题,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了乐曲的情绪。

 

2、跟琴用U来哼唱。边唱边画出旋律的走向。

【教学反思】五线谱的符头很形象地展现了旋律的下行走向,旋律的下行是造成乐曲悲凉忧伤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边唱边画,慢慢学着从音乐元素中感受乐曲的情绪。

[1] [2] [3]  下一页

,永恒的弦歌《二泉映月》教学设计(大比武)
《永恒的弦歌《二泉映月》教学设计(大比武)》相关文章

tag: 教学  永恒  二泉映月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