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看到课题使人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我”是谁?为什么“我”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那么谁是最弱小的呢?由此引发了我们的阅读兴趣。
课文讲述的是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保护弱小者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高尚的道德情操。
全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www.lexue88.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
第1自然段,写萨沙是最弱小的。交代了一家四口人出游的时间、天气,特别点明了四个人的关系。
第2至8自然段,写萨沙不承认自己是最弱小的。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森林里是那么美好。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母亲和孩子们坐在草地上聊天,父亲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书。突然雷声大作,先是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
欣赏:
这一段写了萨沙一家在森林里玩时突然遇到大雨,挨个儿递让雨衣。这是故事的发生。段中“赶忙”、“却”等词语写出了萨沙一家在暴雨突然降临的情况下,想着保护弱小者而勇于承担一切的美好品德。
三、金手指
表达方法提示
巧用伏笔,做好铺垫
伏笔就是预先埋伏下的笔墨,有关的事先交代。这也就是说,关系到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某些重要环节,需要在适当的地方加以交代和照应。
在《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中,为了使整个文章前后贯通,作者就巧妙地运用了伏笔。如后文写“雷声大作”、“大雨如注”,开始就早有了“天气闷热”作了交代;后文写到蔷薇花被瓢泼大雨“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显得“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前文已经先写了它“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这些伏笔都与后文相呼应、映衬,成为很好的铺垫。
下面这篇《彩色的翅膀》也运用了伏笔铺垫的方法,请你读一读:
彩色的翅膀
一场暴雨刚刚过去,碧空如洗,海面上波涛起伏。船有节奏地前后晃荡着。陪我同船前往宝石岛的,是个矮墩墩的战士,宝石岛观察通讯站的信号兵,姓高,刚从黑龙江探亲回来。
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这时候不吭声了,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为了调节一下这种沉闷的空气,我有意地同他开玩笑:“我猜这只纸箱里,一定装着好吃的东西。从家乡带来的吧?”
小高淡淡地一笑:“不,不能吃。”
“我才不信呢!”我装得挺认真,“快公开公开吧,让我也尝尝。”
小高有点急了:“真不能吃。里面装的是一些小昆虫,蝴蝶呀什么的,一打开就飞了。”
从没听说过战士探亲回来带这种东西的。我正想问个水落石出,可是小高的嘴唇又闭紧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我知道晕船是什么滋味,便打住了。
傍晚,船把我们送到宝石岛。当岛上的灯塔放射出雪亮的光芒的时候,观察通讯站站长拉着我,说:“走,参加我们的晚会去。”
这真是个特别的晚会:黑板上用仿宋体写着“尝瓜会”三个大字,小讲台上的白瓷盘里放着一个大西瓜。
站长右手托起那个大西瓜,笑呵呵地说:“同志们,这是我们岛上结的第一个西瓜。今晚,我们开个尝瓜会表示庆祝,大家来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吧。”
在一片欢笑声中,我了解到这个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
两年前,战士们来到宝石岛上,建立起这个新的阵地。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一块“海岛田”,把家乡带来的各种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去年,站长和战士们撒下了几颗西瓜子。可是到了收获季节,竟连一个小瓜也没结。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是水浇得不够,是肥料施得不足,还是土壤根本不行?一位雷达兵在生产队当过副队长,他找到了答案:瓜秧开了花要授粉。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西瓜花没授粉,当然结不了瓜。经他一说,大家才明白了。今年瓜秧开了花,他们仔仔细细地给每一朵雌花都用人工授了粉。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谁料一阵暴风雨,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都打掉了。后来一检查,只有种在大石头后边的一棵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他们像抚养婴儿似的照看着这个小瓜,浇水,施肥,一点也不敢马虎。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个岛上结出了第一个大西瓜。
战争把西瓜切成薄薄的小片,盛在白瓷盘里,送到每一个战士跟前。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地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我推推坐在身旁的小高,笑着说:“你那个纸箱的秘密,现在该公开了吧。”
小高说:“你早就明白了嘛。”
“这么说,你真想让那些蝴蝶呀什么的在这里安家?”
小高点了点头,认真地说:“我们在这里安了家,扎下了根,将来要种更多的蔬菜瓜果,光靠人工授粉怎么忙得过来?我在码头上等船,就抽空儿捉了些小昆虫带回来。”接着他告诉我,晚饭以前,已经把纸箱子的小昆虫全放了。他笑嘻嘻地告诉我:“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不过也难说,它们未必像我们战士这么自觉。岛上的环境和条件,比大陆上苦得多差得多,它们也得有个适应的过程。”
tag: 教学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教案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