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故乡导学案

故乡导学案

11-07 15:37:14   浏览次数:371  栏目: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故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学习本文运用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2  学习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3 感悟作者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重点: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对比手法的运用。
难点:认识造成农村经济衰败和人与人之间隔膜的根源。
学习步骤:
课前预习:
(一)了解有关小说知识:
(1)一篇小说必须具备哪三个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人物是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2)、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
肖像、心理、行动、语言描写,以及正面、侧面描写。
(3)、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4)、环境:A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B、自然环境;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
(二)、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
(1)我们学过鲁迅的那些文章?你了解鲁迅吗?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乡》就选自《呐喊》。
(2)对鲁迅的故乡,你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了解一些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了我们一些关于鲁迅故乡的信息,从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到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可以看出鲁迅的故乡如何?不仅景美,而且人淳朴、善良、友好。
(3)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辛亥革命之后,农村当时生活状况。
短篇小说《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12月初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这篇小说是鲁迅在1919年12月初,回故乡接母亲时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三)速读课文,感知文意。
1、扫除字词障碍:(将本文读一读、写一写的生字和生词练写三遍)
2、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阴晦(     )   猹(    )     五行(     )缺土     
弶(      )    脚踝(    )   潮xùn(   )    髀(   )       
è(   ) 然     Chī(      )笑    吓(     )    Sè(    )索     
dài(    )黑    恣(     )睢(      )        (     )夷打拱(     )   
惘然(      )     辗转(    )     獾(      )猪
2根据语境,解释词语。
悲凉:                                                   
辗转:                                                   
恣睢:                                                    
茫远:                                                    
3、朗读课文:
要求:(1)听准字音;2)体会感情;3)初步了解小说的内容。
(五)、速读课文,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清文章结构
一、导入:
故乡指出生地或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对第二种义项,一般称为“第二故乡”。中国古代对故乡有许多雅称,常见的有       、        、         等
搜集整理有关故乡的古诗词名句
二、体裁:         
三、字词巩固:听写字词
四、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www.lexue88.com 1、请问鲁迅的故乡在哪?             
2、文中的“我”是不是作者本人呢?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是他对故乡的什么情感?
 
3、在这一篇《故乡》中,作者抒发的是这种感情吗?为什么?
 
4、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应不断发展变化进步,可为什么故乡会越变越糟了呢?
联系课文背景思考。
5、根据你对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原题目《故乡》前加上修饰语,并阐述理由。
 “              的故乡,因为                         ”
五、合作探究
1、跳读课文,分别找出描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杨二嫂前后变化)的段落、句子,揣摩着读一读。(朗读时把握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读出语气的赞美、喜悦、悲伤、气愤等感情,注意需要重读或轻读的词语)
2、理清结构
按照“我”“(    )故乡——(    )故乡——(     )故乡”
(括号内填入一个单音节词)的顺序,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1] [2] [3] [4]  下一页

,故乡导学案
·上一篇:詹天佑评课稿
·下一篇: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故乡导学案》相关文章

tag: 故乡  ,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