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上《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2

人教新课标五上《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2

11-07 14:56:20   浏览次数:734  栏目: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人教新课标五上《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2,

  4、学生交流后感情朗读。

  三、1、学生回答。

  2、学生看课件,听教师讲述
3、学生讲述课前搜集的爱的故事

  9.反馈

  教学反思: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情感性很强,极其震撼人心,尤其在今年的汶川大地震后去学这篇课文,学生会更容易去理解,去感悟。文章中看似平实却感人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比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有所悟,我选择了“突出一个中心”、“抓住两个重点”、“围绕一条主线”的教学策略,精心解读文本,择取文章精华,引领学生潜心品文,去感悟人物的坚定信念,感受人物的饱满形象。反思我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教学目标简明,以疑促读,直扑重点。

  本课教学结构简单朴实,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词“了不起”;两个重点: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简洁明了,集中目标,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自主活动。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疑问促阅读,并相机渗透读书方法的指导。上课伊始,我针对结尾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作为突破点,引导学生思考:“父亲的了不起体现在哪里?”和“儿子的了不起体现在哪里?”。找到这两个重点后,就可以以点带面,带动全篇的阅读。本节课紧紧围绕这两个重点朗读、感受、体验、想象,反复诵读、反复感悟,使这两个重点的突破发挥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而教学目标的单纯明确,体现了阅读的整体性。以疑问促阅读,删繁就简,直扑重点,简化了教学环节。

  二、注意挖掘资源,填补课文空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非常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如抓住父亲外貌描写的句段,让学生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由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8小时,联想到阿曼达在废墟下等了38小时,并由此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这样做,填补了课文空白,使学生更深地感受、理解了父与子的了不起。又比如,教师提出“父亲挖出的是儿子的尸体或大爆炸真的发生”这样的假设,引导学生对父亲的了不起有了更深的体会。在这一过程中,我感到一个信念坚定、坚忍不拔的父亲形象逐渐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而且学生在此过程中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并灵活地运用了语言。


www.lexue88.com

  三、让情感在朗读中深化。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情感性很强的课文,所以我认为要想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强调朗读训练,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方法来调动学生情感。
1.这件事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上课伊始,我先播放有关大地震的视频资料,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和语言描述,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直观化,动态化,为解读文本,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做好了铺垫。

  2.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两句话是全文最可挖掘的句段。如何让学生在看似平实的语言文字中想象到当时的情景?体味到父亲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感悟到父亲决不放弃的信念呢?在指导朗读这段话时,我通过配乐范读、诗化品读、自读、齐读等多种方式的读,点燃了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朗读入情入境。

  3.在提炼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进行朗读训练时,我采用了层层推进法,在感情愈来愈强,气势愈来愈大的氛围中用多种方式的读强化感受,促使学生将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

  四、在综合训练中促进人文积淀。

  在理解了课文,学生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已经深刻体会到父与子的了不起后,我抓住这时机进行语言综合训练。

  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追求的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想体现这一理念。地震,这是2008年我们最为关注的大事之一,汶川地震成为了我落实人文教育的最好的切入点。如何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呢?我认为让学生在关注汶川地震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是最好的途径。在重难点突破后,我先出示了汶川大地震中的一系列图片,并动情地讲述一个个感天动地的爱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讲述他们亲身经历的或是看到、听到的有关父母之爱的故事。学生在动情的讲述中,在美好情感的体验中得到了人文熏陶,达到了“文能逮意,情能胜物”的语言表达的佳境。

  薛瑞萍老师曾说过:“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多么自信大气的话语!在这节课中,我与学生随着这对了不起的父子一起经历了磨难,经历了绝望痛苦与激动喜悦,学会了在困难面前坚强勇敢,决不放弃,学会了爱的最高境界是无私与信赖……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同样留下了许多遗憾,但我和孩子们都从解读文本中有所悟,有所得,我认为这就是最大的收获。“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句话将永远鼓励我认认真真教语文,以期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像薛老师那样——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

  10.板书设计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子

  爱


上一页  [1] [2] 

,人教新课标五上《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12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