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幼儿自主学习是以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发展幼儿个性为宗旨,以更好的发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的环境中,幼儿按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理论是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它摒弃了以往 “被动学习”和“他主学习”的弊端,以幼儿为中心,着眼于幼儿的主动发展,促进每个幼儿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的一种指导性的教育理论。在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中,过分地突出和强调的是机械的模仿及强调知识的接受与技能的掌握,幼儿的学习被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被动接受过程,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冷落。那么,教师应如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在认知活动中的主体性,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 “对幼儿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乃是激起幼儿对所学的内容的兴趣。即来自幼儿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 情境教学能把概念具体化,传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儿的认识与情感相结合,使思维与形象统一,变灌输为感悟,变说教为体验,使幼儿全面发展。因此,面对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
观,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做到创境激趣、以趣激学、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主地探索获得知识。
会去发现,去探讨、去创造。这样可激活幼儿学习新知识的积极状态,促使幼儿不断去思索,不断去尝试解决新的问题,使幼儿正真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如:绘画《蚂蚁》活动中,我提出了“蚂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蚂蚁的家在哪儿?”“蚂蚁在干什么?”“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蚂蚁的头上有什么?像什么?”等问题。幼儿在问题的情境中,很自然地就带着问题去想象,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了。
幼儿踮着脚且够不着的情况下,教师给予点拨。如:在一次手工活动中,心怡小朋友在做“蝴蝶”,翅膀和身体用胶水粘来粘去粘不牢时,她开始表现出极度的焦虑,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时,我对她说:“我们平时除了用胶水来粘贴固定,还有哪些东西也可以用来粘贴固定的?”经我的启发,她去找来了双面胶、透明胶,通过不断的尝试,解决了难题,获得了成功。教师的适时介入,给予点拨,又一次引发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
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努力去发现,探索新知,学习新知,同时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给幼儿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纲要中指出:幼儿美术活动应以幼儿为本,应注重活动前的体验,让幼儿在实地、实物、实景、实情中进行情感受体验,发现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感受力。如:在《蔬菜》美术活动中,我先家长带孩子到菜场去观察,然后让幼儿参与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让幼儿参与布置“蔬菜世界”环境。并引导幼儿用各种方式进行自由探索:我除了引导幼儿用眼观察、用手触摸,用鼻子闻,并鼓励幼儿剥开豆夹、剥去芋头的皮、切断莲藉等方法“解剖”蔬菜,还引导幼儿边观察边与同伴交流讨论,使幼儿充分体验、感知蔬菜的特征。幼儿说:“黄瓜摸上去会刺刺的” “空心菜的梗中间有个洞”“莲藉切开有许多洞洞”“芋头爱穿一件衣服”“四季豆长得像泥鳅”“青椒长的像灯笼,中间是空的,里面有很多籽……”这是多么生动,真实的体验啊!幼儿通过自身的积极探索,获得了有关蔬菜的名称与外形特征以及内部构造等知识,为幼儿的美术创作积累了经验。
2、给幼儿自由创作的机会。美术是幼儿最重要的自我表达的方式,通过美术活动幼儿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及思想,并且每个幼儿的美术表现方式、水平不同。因此,教师要为
幼儿美术创作提供多种展示方式,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水平来表现、交流、分享。(1)给幼儿自由选择表现形式的机会。如:在《蔬菜》美术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表现形式。如:绘画可选择写生蔬菜或蔬菜想像画或蔬菜印画;手工可选择泥工蔬菜或剪贴蔬菜。(2)给幼儿自由选择美术材料的机会。如:为幼儿提供了彩色水笔、毛笔、棉签、广告颜料、橡皮泥、各种色纸等各种材料,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3)给幼儿自由表现画面主题内容的机会。如:在《蝴蝶》绘画活动中,有的幼儿画的是《蝴蝶在花丛中跳舞》;有的幼儿画的是《蝴蝶姑娘》;有的幼儿画的是《蝴蝶与小朋友游戏》等。(4)给幼儿自由结伴的机会。在活动中,允许幼儿自由选择同伴进行合作,允许幼儿个人创作。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度大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tag: 幼儿绘画,幼儿绘画教程,幼儿绘画启蒙,幼儿教育 - 幼儿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