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辅导古代诗歌鉴赏六讲

古代诗歌鉴赏六讲

11-07 15:04:00   浏览次数:557  栏目:高考复习辅导
标签:高考复习辅导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古代诗歌鉴赏六讲,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以少胜多,以有限之红杏表现无限之春意)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通过的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复杂难言的情感)

总之,实境乃是一种真境、事境、物境;虚境乃是给读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的空间、诗意的空间。从前文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虚可生实,实可生虚,想象则是其桥梁,正是读者想象的介入,才使诗歌更为饱满,充满灵气,充满诗情画意。

    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乡明月”传达“乡思情”;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 等等。

(5)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         侧面描写能化实为虚,以虚写实,从而造成含蓄蕴藉的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是虚实结合的典范。“天门中断楚江开”,看似写天门山,实则写水;“碧水东流至此回”,看似写水,实则写山。这首诗也正是诗人李白的象征,李白是水,他无坚不摧、一往无前;李白是山,巍然屹立、坚强不屈。

•         烘托反衬

•         (1)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情乐则景乐,情哀则景哀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下文四句叙事抒情:哀情——

    交织着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不胜的感伤。

(2)乐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 ,例如: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融。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形成鲜明对照,用以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         欲扬先抑(先抑后扬 )

                   闺       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提问: 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又说她“悔”,这是采用了          的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                    

(1)、先扬后抑,(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

(2)、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         细节描写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小结:诗歌的表达技巧

  1、常见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双关、对比、设问、反问等)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3、表现手法(虚实相生、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烘托反衬、欲抑先扬、细节描写等)

•         迁移训练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提问: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诗歌把长年辛劳而居室简陋的陶者与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愤慨之情。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2004年全国高考(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卷)

•                               秋    思    张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古代诗歌鉴赏六讲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