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林燿德《树》说课稿(人教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

林燿德《树》说课稿(人教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211  栏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标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林燿德《树》说课稿(人教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

《树》说课稿

1.《树》在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说教材)

      台湾作家林耀德的散文《树》,是《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第五单元第四篇课文,位于语文书115页至118页之间。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四个单元的散文,已经从“形与神”、“情与理”、“小与大”“虚与实”的角度理解了散文的一些内容,据此本课是再次从以上一些角度出发,让学生能更系统的把握散文的一些特质,进而能够独立的解读一些有难度的散文。

2.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谈论树的散文,除重点谈了菩提树、圣诞树、棕榈之外,还谈到桑、松等。在作者看来,这些树,或者与一种信仰有关,或者代表了一种精神。譬如,菩提树与佛教有关,象征着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圣诞树与基督教有关,担负着一种救赎主题;棕榈与回教有关,体现了倔强、忍耐的品格;桑虽然无关信仰,但显示了可贵的朴实与清严;松则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原文共四节,这里选了其中的三节。

“一对菩提树谦逊地生长在都市的盲点”,起头这句简洁的陈述直截了当地将菩提树的姿势呈现了出来——“谦逊”“生长在都市的盲点”。这句话仿佛探照灯一样,其光线所及,后面的几段描述都在它的辐射之下。这一节的第二至六段,从不同侧面刻画了菩提树的树身、叶廓乃至表皮,有的着眼于细节(第五段),有的偏重于整体(第三段),有的是二者兼顾(第二、六段)。在这一节末段的后半部分,“这桑科乔木缓缓飘落下无数艳丽的花朵,继续灌溉着大地,一面柔和地覆盖在一个青年的双肩上……”点明了菩提树与佛教的关联,深化了前面所有描述的内涵。

第二节,作为过渡,第一段承接第一节关于菩提树的描述,以议论的方式进一步指明了菩提树的象征意义:“菩提树高雅的气质,的确隐喻着觉者的一生,在充满煎熬的人生苦难中省思乃至透彻后的大觉悟,这正是人类自我提升的一个漫长路途”。接下来,从第二至九段,通过“相对的,最能代表西方宗教态度的是三角锥体的圣诞树”一句,转入了对圣诞树的谈论。作者先从圣诞树代表的宗教态度谈起,然后谈到了耶稣的“下凡”;在快镜头回放了这一逐渐“下凡”的历程(第三至六段)后,作者指出“圣诞树在世界各处惊人地繁殖着”,以至于成为“惟一不可能绝种的植物”(第七段)。这里隐含着作者的忧思,这种忧思随后就变得强烈了——“大家已没有余地去考虑它们在我们文化土壤中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地位和影响”(第八段),在此基础上,作者将自己的思绪推进一步,深入到对于“现代商业和化工技术”的反省(第九段)。

第二节的第十段,由“棕榈是另一个典型”这句,转向了关于棕榈的谈论。其后的六个段落(第十至十五段)述及了“在干涸的险地随遇而安”的棕榈,指出它“倔强的性格正和生存其间的回民吻合”,甚至“紧裹蓑衣的树干也与阿拉伯民族布罩之内那瘦削的面颊互相呼应”。棕榈的确显示了完全不同于其他树种的性格:顽强、坚韧。这样,第二节其实谈了两种树:前半部分谈圣诞树,后半部分谈棕榈;二者形成了一种对比,作者的态度也有极大不同(这一点详见以下“问题探究”的分析)。

在第三节开头,作者仍然用了一段文字再次谈到棕榈——“矮小茂密,一头乱发”,像一个补充。随后就转入了对桑的谈论(第二至四段),所用的过渡语是“然而”,作者的情绪溢于言表:“最怀念的是后院的桑”。作者谈论的重心是:“桑是凡品,然而一举枝、一抽芽皆有中国民间的贵气无限”;桑的枝、叶、汁,无不体现了一种“贵气”(第二段)。接着,作者以中原农村女子采桑叶饲蚕的情景,指明“桑是属于庶民的”,寄寓着“民间劳动之美”(第三段);又借诸葛亮上疏的故事,写出了桑的“清严方正”。

这一节的最末两段,作者顺便以简洁的词句提及松,认为松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当他在“大风里看到一列列淹没棱线和低云的巨松”时,“心智仿佛直接融入了那片郁绿的深处”。这样的描写似乎意犹未尽,给读者留下余味。

3、教学策略(说教法)

教学手段:     

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学情分析: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采用学案反馈式的学习方法。提前把学案印发给学生,设置问题导引,问题质疑,让学生主动思考,教师整合学案中的问题,在课堂上加以引导。

4.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立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文科班,成绩一般,学生基础比较差,基于这个学情,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合理的设置教学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设定学习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挖掘课文内涵,学会抓住文本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感受树的深刻意义及精神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自然,感悟人生。

教学重点:

合作探究文本中“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①     比较“菩提”与“棕榈”的抗争精神。

②      ②引导学生研讨中的质疑。

通过探究整合学生在学案中出现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熟知本文的形神、情理、虚实。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在她的笔下创设了两个浪漫的形象----橡树与木棉,它们作为人间真情的代表深入人心;道家学派的先哲庄子也提到了一棵树,在它的寓言中,凤凰非此树不栖息,它就是梧桐,梧桐既是庄子对滚滚尘世的追求。那么,作家林燿德笔下的那些树,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思索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树》。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三展课件

让学生辨别不同的树的图片(捕捉课文细节),设疑:你最喜欢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树?(以此反馈出学生的预习情况。)

四赏析文本

(一)整体感知:

请快速回顾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给大家倾情朗读,并谈谈见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从句子段落入手感知课文。此时只是浅阅读,要想深入理解,还得做细致探究。)

过渡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对此文的喜爱大半是停留在对语言的赏鉴上,这还只是对文章的形式的一个梳理,要想弄懂一篇文章的内在,就更要探究它的内涵,下面我们就来挖掘一下本文的形与神。先解决大家在学案中所质疑的问题。

(二)传道解惑:

把学生质疑的问题整理解决。

(设计意图:学案中质疑、反馈的问题,就应该是课上重点解决的问题。列举如下:)

⑴作者在谈到圣诞树的时候,含着怎样的情感?

 ⑵“桑是属于庶民的”“桑树是凡品”那么作者又为何说其“贵气无限”呢?等等

(1)       答案:作者对代表了救赎意义的圣诞树的情感,哦才能够开始时的“西方宗教已经完全否定人的自觉,基督背负了意味着冲突和对立的十字架,人类则在神的目光下背负原罪。因此,耶稣是来降生的、来拯救的,人们鼓舞的不是他给成圣立下了楷模,而是他终于下凡来了。中所包含着一种微微的不认可,到“圣诞树在世界各处惊人地繁殖着,人们围着它们狂舞、欢唱,不论是否信教,耶诞树已经被人类当做一种季节的征候、一种普世的意象”“ 使得大家已没有余地去考虑它们在我们文化土壤中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地位和影响”等语句表明作者对其浓重的商业化的担忧,直至“圣诞树在大殖民时期毕竟附随着武装白人和前仆后继的神职人员光荣地征服了黑人非洲”表明作者对其所代表的殖民主义是深恶痛绝的。

[1] [2]  下一页

,林燿德《树》说课稿(人教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
·上一篇:《东栏梨花》赏析
·下一篇:读后感写作指导
《林燿德《树》说课稿(人教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相关文章

tag: 说课稿  散文  中国  现代诗歌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