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外国小说欣赏选读《清兵卫与葫芦》教案教学设计4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教学设计4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513  栏目:外国小说欣赏选读
标签:外国小说欣赏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教学设计4,

清兵卫与葫芦

作者:郭建设

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小说的理论知识,如叙述、场景、人物、主题等。

这些都不可或缺,但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却都感受到,决定一篇小说能引人入胜的——是?——(停顿,等学生回答出“情节”后板书情节)今天,我们一起走入日本作家志贺直哉的《清兵卫与葫芦》,来探讨情节的奥秘。

知人论世

志贺直哉是日本“白桦派”的代表作家,在日本文学史上地位很高,甚至被誉为“小说之神”。至今他的许多作品仍被选入日本国语教科书,是中小学生学习的“范文”。从20世纪20年代起,他的作品就由鲁迅、周作人、张资平、楼适夷等著名作家陆续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对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志贺直哉是二次大战中少数有良知、不为日本军国主义摇旗呐喊的日本文艺家,郁达夫曾在20世纪30年代对志贺直哉的作品和人格作了很高的评价,甚至认为他“大可以比得中国的鲁迅”。

白桦派”是日本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因为一批作家与美术家自己创办的文艺刊物《白桦》而得名。他们是一些贵族子弟学校出身的年轻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对于那些仅仅刻板地描写琐碎丑恶的日常生活的文学非常不满,他们举起理想主义的旗帜,创立独自的一派。参加这一派的作家主要有志贺直哉、武者小路实笃、有岛武郎等人。武者小路实笃在《白桦运动》一文中提出:“白桦运动是尊重自然的意志和人类的意志,探索个人应该怎样生活的运动。”他主张“通过个人或个性发挥人类意志的作用”。他们的理想无一定的方向,仅以个人与个性的成长作为运动的口号,被一些研究者看做是一种人道主义者的团体。他们都十分看重个性自由,能够从各种旧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作品的形式与表现方法上有许多创新。

志贺直哉的小说,除《暗行夜路》之外,都是中短篇。代表作还有《到网走去》《在城崎》《和解》《学徒的菩萨》等。他的小说很多都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直接抒发自己的情绪体验,即使是用第三人称讲别人的故事,作者其实也站在作品背后说话,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喜怒哀乐都灌注于对故事的叙述之中。

理清情节

清这个孩子与葫芦发生了哪些故事?

【点拨】按故事的发展时间顺序,开头应该属于结局。结局为什么会这样呢?清兵卫的爱好为什么会由葫芦转向了绘画?这是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探究的兴趣。什么叙述方式?倒叙。

开头——故事的结局:清兵卫与葫芦断了关系。

②-⑥发生(一):热衷葫芦( “也许已被他一一看过了”)

⑦-19发生(二):品评葫芦( “清兵卫沉默了”)

20-23发展:买到最爱(“买了葫芦就跑回去了。”)

24-32高潮(一)葫芦被毁( “不敢作声”)

33-38高潮(二)葫芦高价(“价钱是六百块”)

39-40结局:爱上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探究一:情节设置的用意

从刚才讨论时同学发言中可以发现,大家比较困惑的是小说的开端和高潮。是的,这篇小说有两处与一般小说不同,一是故事的发生这个部分很长,尤其是7-19段花了大量笔墨;二是设置了两个高潮。那么为什么这样呢?请大家思考,可相互交流一下。

学生回答。

【明确】开端(发生)(二)(即7-19段)选取了一个典型的“场景”来进行描写。它与发生(一)之间的衔接非常自然。用一个段落“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仍然是承接上面五个段落来叙述清兵卫是如何爱好葫芦,但却引出了客人对他的一句评论,很自然地进入下面这个场景的描写。这个场景独占不小的篇幅,因为发生(二)展示了一对非常重要的矛盾冲突:清兵卫的爱好与别人的不理解。这是小说大情节的生发点,最核心的情节张力,都由此产生。而这矛盾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是清兵卫的爱好与父亲的不支持之间的矛盾(后文的“教员”其实也是“父亲”的一个意义共生体)

第二层是清兵卫独到的眼光与世俗常人的眼光之间的矛盾

第一层矛盾最终爆发,清兵卫的爱好被生生扼杀,达到情节的一个高潮;然而后面却还有第二个小高潮:清兵卫慧眼发掘的葫芦,被卖到六百块的高价。

从第一层矛盾来看,是清兵卫被压倒了;然而从第二层矛盾来看,清兵卫却是胜利者。正是如此,更加深了作品的意味。而这两组矛盾,都在这部分中显露出来,也体现出作者安排的精心。

它有两层题旨。

首先,它表达了对“大人”在不知就里的情况下,粗暴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天赋的一种批评,也表达了对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期望。从某种角度而言,这篇小说和第三单元的《炼金术士》(节选)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清兵卫对爱好的执著,与牧羊少年对宝藏的执著,是一实一虚的,一个从普通生活场景来写,一个从奇幻故事来写,都具有类似的寓言意义:人的追求总是容易被他人所阻挠或者干扰,但是人应该保持自己最初的追求,因为这种最初的追求包含了个人的天命所在。

其次,在更深一层,这篇作品也传达了作者对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代氛围中处境艰难、倍感孤立的忧思。小说中的清兵卫是孤立的。他每天从学校回来,也不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不是上街看葫芦,就是自己玩葫芦。清兵卫似乎没有朋友,他的朋友只是他的葫芦、他的爱好。他的世界无法跟别人沟通。这大概是一种天才的苦闷。但也正是因为无法沟通,这种内心的世界就显得更为广大──与人沟通,很难不受到流行思维的左右──比如,清兵卫如果要讨那个教员的欢心,最好是把武士道多多地学习一下;要讨父亲的欢心,起码要妥协一下、欣赏马琴的葫芦、那种又大又长或者奇形怪状的葫芦。(马琴,即泷泽马琴,江户时代末期作家。)因为志贺直哉的父亲爱读马琴的作品,作者用清兵卫对马琴的葫芦不屑一顾的细节来暗暗嘲讽父亲对文学的无知。在作品发表的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日本当时的军国主义和功利主义气氛中,作者本人对美和人道主义的追求,显得非常微不足道、落落寡合,这正与清兵卫的处境相似。

探究二:摇摆及其作用

我们还发现,这篇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主要事件无非是开端(发生)的赏玩葫芦(2-6段)、课堂上没收葫芦(24、25段)、教员家访父亲砸葫芦(27-32段)等几处。你能体会到作家是如何设置这三部分的情节的吗?这样有何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若回答提到起伏等内容,教师出示PPT,并板书——摇摆

【明确】内容是:②玩葫芦③痴葫芦④望葫芦⑤收拾葫芦⑥看遍葫芦。

②和⑤段有什么关系?④和⑥段有什么关系?

【明确】承接关系(②⑤写“收拾葫芦”,④⑥写“看葫芦”)

如此参差写来,反映出作者处理信息分布的什么特点?

【明确】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是把最基本的信息放在最前面,随后跟着一段最有趣、最生动的信息(第3段),紧随其后,把“看葫芦”的信息加以拓展,但是并不说完,而是另起一段详细交代清代兵卫“收拾葫芦”,对前面说他“收拾葫芦”的第2段进行补充,然后才以“大概所有的葫芦,也都已被他一一看过了”来对前面的信息做个收束。不枝不蔓,却又有所摇摆──在如此小的情节弧度上也能摇摆有度,足见小说家的风范。

在高潮部分,作者安排了几次摇摆。当清兵卫上修身课(修身课,是讲授道德、伦理的课程。后来发展到主要向学生灌输军国主义思想。二次大战后被取消。)玩葫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这一事件发生以后,没有马上叙述其后果,而是宕开一笔,去写这个教员的爱好。在此,可以看出,清兵卫所爱好的葫芦,象征的是自然、美、和谐,而教员所爱好的武士道,则象征压抑个性、外强中干甚至带点滑稽的强权。(小说中的“云右卫门”,是指桃中轩云右卫门,这是一个表演歌颂武士道的浪花节演员。作者在此暗含了对武士道精神的某种嘲讽。而“新地”,意思是花街柳巷。)如此宕开一笔,使时间暂停,情节的推进也被“吊”了一“吊”,效果跟没有此段插叙大为不同:悲剧的气氛降低,反倒多出点喜剧的意味;意义的重点,也从清兵卫的失败,转移到教员的失败(文气上对他的嘲讽,实际上构成该角色在情感意义上的一种“失败”)和人道主义情绪的胜利(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1] [2] [3]  下一页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教学设计4
《《清兵卫与葫芦》教案教学设计4》相关文章

tag: 教学  , 外国小说欣赏选读,外国小说欣赏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外国小说欣赏选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