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现当代散文阅读鉴赏(二)——指要

中国现当代散文阅读鉴赏(二)——指要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981  栏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
标签: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中国现当代散文阅读鉴赏(二)——指要,
  语言修辞:描绘类(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对偶、排比、反复)、语气类(反问、设问)等。
  散文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主要有如下四种:
  1.比喻。
  比如2005年全国卷(《张家界》)第14题:“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题干中的语句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张家界比作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它出现在全文的开头,后面的文字“唯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唯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等都在刻画山的傲骨、山的血性、山的灵韵。因此,这句话的含义是: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  使用比喻修辞格,在议论性散文中往往能使作品的观点通俗易懂,在描写抒情性的散文中往往能使作品生动形象,更具表现力。
  2.拟人。
  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如2000年全国卷(《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此题是对文章语言表达技巧、表现形式的考查,要求理解第二人称在便于抒情方面的艺术效果。如果不了解有关人称及其表达作用的基本知识,恐怕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回答。不少抒情散文作品都用第二人称来写,它的特点是,作者直接向对方倾诉,显得亲切自然。这样理解,就能正确地回答出作者用第二人称写长城的好处: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便于抒发感情。
  3.衬托。
  为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相关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方法叫衬托,衬托有正反两种。如1998年高考(《报秋》)第28题:“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将“太阳花”“玉簪花”对照比较,“太阳花”又名“死不了”,但“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而“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二者对比,反衬出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  4.反复。
  1998年高考(《报秋》)第29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这两句都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做这类题,首先要从“语言表达”上分析: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其次就要分析“表达效果”:第一问暗含的意思是“强调时间的飞逝”,或“强调时间过得太快”;第二问则是“强化主旨”或“强化中心”“深化主题”。在这里,“反复”的作用就是强调、突出重点,深化主题。
  除了对散文的修辞手法进行鉴赏外,在阅读鉴赏散文时,我们还要对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加以细心揣摩,静心品味。《荷塘月色》中有这么一句话:“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里的“泻”与“静静地”连在一起,准确地写出月光落在叶子上的情态,化静为动,又无声响,创造了恬静柔和的意境。
  七、重视整体感知,准确衡量主题深度
  主题亦叫中心,是作者在散文里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类社会种种现象的态度和观点,是一篇散文的灵魂。探索散文主题的途径与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  1.从作品的写作背景探索主题。
  主题的表现受一定的写作背景和作者世界观的制约。例如茅盾的《风景谈》,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极力赞美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军民伟大而崇高的革命精神”的,但这个主题是如何体现的呢?全文从头至尾是赞颂属于“第二自然”的特殊的“风景”,而连“延安”“革命根据地”“共产党”等字样都找不到,何谈赞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呢?看来探索该文主题必须考虑文章的写作背景。
  2.从作品的“文眼”探索主题。
  如1998年高考(《报秋》)第30题(多项选择题)的破解就需要抓住文章中的“领取”二字。作者把玉簪花放在时空的河流里体味生活,探讨人生。往事如烟俱忘却,“领取而今现在”,“领取”就是该文的“文眼”,也是该文旨趣。根据题面要求分析选项:B项背离旨趣;D项偏离旨趣,作了过于现实的理解;F项转移了文章的旨趣,夸大了比喻句的作用。如此,正确答案自然就水落石出了。
  3.从作品的总体倾向上探索主题。
  很多同学探索散文主题时有个最为常见的毛病,即不是从作品的全局着眼,而是孤立地从某一枝节、某一部分来归纳主题,这样不是使主题理解流于表面,就是在思想上人为地拔高了主题。比如2002年高考(《话说知音》)第22题“B.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原文是在艺术范围内反思“知音”问题的,主题是“在艺术上知音越多越好”“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而B项的理解明显太狭窄了。
  总而言之,散文的阅读与鉴赏,应该是一个趣味与修养并重的品读过程,具体方法还会因人而异,可以多方拓展。
  散文是人类真我的袒露,是人类自在生命的一个精神家园。解读散文就是解读品味人类自身。创作者为呈现自我而精心建构文本,解读者为寻找自我而努力破译文本,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因而,创作有创作的规律,解读也有解读的规律。把握了规律,创作与解读就会事半功倍。


上一页  [1] [2] 

,中国现当代散文阅读鉴赏(二)——指要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