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学案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学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998  栏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标签: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学案,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一、一周知识概述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从形式上看,是一封答友人的书信,其实是一篇逻辑严明、说理透彻的议论文。文章的前半部分着重阐述了对“为师”的态度和看法,表达了对“拜师”风尚衰微的分析与批判。后半部分则集中阐明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从为文的目的,写作的态度和对各种文化遗产所“本”所“参”的具体原因,表达了超越前人的独特见解。最后,提出以“取其实而去其名”的办法来满足韦中立“相师”的请求,表达自己倾心诚意培养后学,但不愿为“师”名所累的内衷。呼应了开头。韦中立是一个尊师好学的青年,潭州刺史韦彪之孙,元和十四年(819)进士。未中进士时,他不顾道路险阻,从长安赶到永州去拜访柳宗元,请求柳宗元做他的老师。后来柳宗元曾不断地帮助过他。

 

二、重难点分析

(一)《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1、《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主要谈论了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两个问题。一是对建立师生关系的看法,二是阐述自己的文学主张。这两个问题是有联系的。古文运动之所以能在当时产生巨大的影响,既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理论主张,又是因为有观点一致的人参加。只有经过转相传授,切磋琢磨,才能互相促进,扩大影响。因此文中所谈两个问题是不可分割的,都是跟古文运动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

2、关于第一个问题,柳宗元的回答是“不敢为人师”。为什么“不敢为人师”呢?

  这并非仅仅是谦逊之辞,而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之下,为人师要遭到嘲笑、诽谤。“自魏晋氏以下,人盖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对于韩愈能顶住社会压力,召收学生,公开传授古文,“抗颜为师”,柳宗元是赞赏的,对于韩愈遭到“群怪聚骂”,被逼得不能安于其位,也是深表同情的。但他自己却做不到这一点。他在《答严厚舆秀才论师道书》中明确地说:“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在被流放之前,慑于社会压力,他不敢为人师。流放到永州后,“谤语转侈,嚣嚣嗷嗷”,“万罪横生,不知其端”(《与萧翰林俛书》)。这就是说,他此时已成了别人落井下石的目标,日子很不好过,他怎能触犯流俗,招惹更多的是非呢?因此,他说:“平居望外遭齿舌不少,独欠为人师耳。”

  对于为师一道,柳宗元可谓慎之又慎。居长安时,由于文名很大,“后学之士到仆门,日或数十人”,而他对这些人提出的拜师要求统统婉言拒绝。他表示自己“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甚至作《避师名书》以明志。由此可见,柳宗元的这种态度,固然是为了避免“招越蜀吠怪,而为外廷所笑”,另一方面却是出于对师道的尊重,体现出一种慎避师名,严谨自律的精神。柳宗元要避为师之名而就为师之实,所以他既婉言拒绝韦中立“欲相师”的要求,又诚恳地说自己“愿悉陈中所得者”。关于“取其实而去其名”这一层意思,他在《答严厚舆秀才论师道书》里也说过:“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我岂曾嗔目闭口耶?”事实也确是如此,柳宗元无论是在长安,还是在被贬之后,都始终是勤勤恳恳、循循善诱地教导青年,许多青年都因他的教导而知名,所以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说:“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韦中立便是其中的一个。

3、本文第二部分,以介绍创作经验的方式阐述文学主张。包含有几层意思?

三层含义:

  (1)主张“文以明道”,这既是指文学的社会功用,又是指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柳宗元主张以“圣人之道”即儒家的理想改革现实,因此他的“文以明道”说,就是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为改革社会服务。他说自己是从“以辞为工”而走向“文以明道”的。在韩、柳之前,虽也有人反对空洞无物的骈骊文,写作宗经载道的古文,但并未真正推倒颓靡文风。柳宗元早期也受到形式主义文风的影响,写过那种“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的骈骊文,但后来他改变了创作的方向,提出了“文以明道”的主张,“凡吾所陈,皆自谓近道”。他与韩愈相呼应,促使古文运动不断发展,使形式比较自由、内容比较切实的古典散文取代了骈骊文的地位。

  (2)在写作态度上,主张严肃认真,精益求精。柳宗元认为,为文的目的既然在于“羽翼夫道”,就不敢出以“轻心”、“怠心”、“昏气”、“矜气”。而所谓“轻心”、“怠心”、“昏气”、“矜气”也是思想作风和道德修养的问题。

  (3)主张从“道”和“文”两方面学习文化遗产。他把儒家经典看作“取道之原”,但也主张学习其风格体制。至于五经以外子史方面的书籍,那完全是就其“文”的方面来说的。

  柳宗元有关古代典籍的评述,有不尽恰当之处。陈衍在《石遗室论文》中曾加以批评:“参之《谷梁氏》数句亦未当。《谷梁》焉得有气,《国语》无甚趣,《孟》、《荀》岂能并论。《太史》非以法见长。必从为辞者,强做节事也。惟《离骚》可言幽,《老》、《庄》可言肆其端耳。”

 

三、难点解析

(一)学习古文要注意落实字词,要能够逐句翻译,请大家试着翻译全文。

  译文:二十一日,宗元陈述:

  承蒙来信说,要拜我为师,我的道德修养不深厚,学业很浅近,综观我的知识之中,看不到有可学的东西。虽然常好发表言论,写作文章,很不自以为然。没想到你从长安来到这蛮夷之地,(我)又荣幸地被你选中。我估量自己本无可取;假使有可取之处,也不敢做人的老师。做普通人的老师还不敢当,更何况做你的老师呢?

  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从魏代晋代以来,人们越来越不愿当老师。现在社会上听不到有当老师的。有了这样的人,就一齐嘲笑他,认为是疯子。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流俗,冒着讥笑和侮辱,招收学生,写作《师说》,态度严正地做人师。社会上人们以为怪事而群起责骂,指指点点,使眼色,拉拉扯扯,再加上一些谈论。韩愈因此得了疯子的名声,住在长安,来不及等饭熟,又慌慌忙忙东去。像这样的事已经多次了。屈原赋里面说:“城里的狗一齐叫,叫是因为有它奇怪的事。”我过去听说湖北四川的南边,经常下雨而少见太阳,太阳出来狗就叫,我以为言过其实。六七年前,我来到南方。元和二年冬天,五岭以南下了雪,覆盖南越一带几个州。这几个州的狗,都连日惊慌地乱叫乱咬、狂奔乱跑,到雪溶化了为止,我这才相信以前听说的这些事。现在韩愈既自以为是蜀地的太阳,你又想让我做南越的雪,这不是要遭到责难吗?不只是我要遇到责难,也会使你遭到责难。可是难道雪和太阳有过错吗?只怪狗自己吠叫罢了。估计一下,现在天下见日不吠的能有几个人?谁又敢自己显露在众人眼前,因而招惹麻烦惹人生气呢?

  我自贬官以来,志向日益减退。在南方住了几年,添了脚气病,渐渐不喜欢喧闹。怎么能让喧闹不止的声音从早到晚骚扰我的耳朵,搅乱我的心呢?那样,本来就僵化的烦恼的日子,更加不能过下去了。往常意外地受到不少议论,只缺做人家的老师了。

  我还听说,古代重视冠礼,对行过冠礼的人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这是圣人特别关心的事。几百年来,人们不再实行。近来有个叫孙昌胤的人,单单自己发愤这样做。行过冠礼,第二天到朝廷去,到了外廷,把笏板插在衣带中,向众卿士说:“我已经行过冠礼了。”听到他的话的人都莫名其妙。京兆尹郑叔则嗔怒,垂下笏板退后站着说:“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廷中的人都大笑。天下的人不说郑叔则不对,而对孙碰壁感到痛快,为什么呢?因为他单独做大家都不做的事。现在给人做老师的人,大致类似这个情况。

  你品行纯厚而文辞修养深,所作的文章,都气势宏大有古人的形貌。即使我敢做老师,对你又能增加什么呢?假如以为我的年纪比你大,学道理写文章的时间长,实在想来往,谈谈各自所听到的,那么我当然愿意把我胸中所知道的全部陈述出来。你可以自己选择它们,取一些去一些就可以了。若是让我判定是非来教给你,我的才力不够,又畏惧前边所说的那种情况,是绝对不敢做老师的。你以前想看看我的文章,已经全部交给你了。这不是炫耀于你,只是想从你的脸色上,了解你喜欢我的哪些文章而讨厌我的哪些文章。现在你来信,所说的都太过分。你当然不是花言巧语来奉承人的人,只不过太爱重我才这样罢了。

  当初我幼稚而年少,写文章,以讲究辞藻算是工巧。到长大,才知道文章是用来说明“道”的,当然不能随意把讲求漂亮、致力辞藻、炫耀声韵作为有才能。凡是我所说的,自认为都接近“道”,但不知究竟是接近呢还是远离呢?你爱重“道”而认为我的文章还可以,或者我的文章离“道”不远吧。所以我每次写文章,从来不曾漫不经心不当回事,怕文章飘浮站不住;从来不曾马马虎虎潦潦草草,怕文章松散不严谨;从来不曾头脑糊涂时写作,怕文章内容杂乱不清楚;从来不曾以自以为是的态度写作,怕文章显出骄傲之气。有时抑制笔头不尽情发挥使文章内容含蓄,有时尽情发挥使文章内容显明。疏通条理使文章通达,节省词句使文章简洁,淘汰繁冗使文章清新,保持文气充足使文章结实。这些就是我利用文章宣扬“道”的方法。以《尚书》为典范求文章的朴实,以《诗经》为典范求文章有永恒的感染力,以《礼经》为典范求文章内容合乎规范,以《春秋》为典范求文章褒贬分明,以《易经》为典范求文章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这些是我汲取文章作法的源泉。参考《谷梁传》来磨练文章的气势,参考《孟子》、《荀子》使文章条理畅达,参考《庄子》、《老子》使文章想象驰骋,参考《国语》使文章富有情趣,参考《离骚》使文章感情深沉,参考《史记》使文章精炼明洁。这些是我所采用的互相参考、融会贯通的写文章的方法。

  大概像这些方法,究竟是对呢,还是不对呢?有可取之处呢,还是无可取之处呢?希望你看看文章,选择一下,有空的时候把意见告诉我。如果经常来谈谈这些道理,你没有收获,我还是会有收获的,又何必以老师相称呢?取其实际而去掉虚名,不招惹“越蜀吠怪”,而被官场所讥笑,就很幸运了。宗元白。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学案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学案》相关文章

tag: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选修教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