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专题《叶》——四首古诗导学案(表格式教案),
1.比较阅读《题红叶》与《行宫》
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
1)韩氏诗运用了
托物言情或寄情于物 手法写宫女心事,显得
委婉、含蓄 与韩愈诗中“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的写法相近;元稹诗则采用了
乐景写哀(反衬)手法写宫女命运,和陆游诗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写法相似。
(
2)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是完全相同呢
?
答案:不完全相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宫女寂寞、哀怨的感情。韩诗表现了宫女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冲破樊笼的愿望。而元诗流露出无可奈何,怀旧度日以了残生的情绪。
2.“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一句在祝福红叶中寄托了宫女怎样的心愿?
明确: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冲破樊笼的强烈心愿。
(三)学习《山中》
【唐】
王勃
王勃《山中》:以深秋景色更着黄叶点染渲染悲怆色彩,抒发久客思归之情。
【赏析】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首句“长江悲已滞”,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
次句“万里念将归”,句中的“念”字应解释为思归之念产,即身处万里之外的诗人思恋家乡将欲归去。
三四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
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诗中的情与景互相作用,彼此渗透,融合为一。诗人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现出一种悲凉深壮的气势,创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开阔的意境。
1.“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
明确:秋夜落叶图
思归而不得的无可奈何的惆怅之情。
2.杜甫有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与《山中》的意境接近,说说为什么?
明确:都表现了秋日的肃杀萧条和作者无可奈何的惆怅心情。
(四)学习《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
杨巨源《城东早春》:借诗人慧眼赏早春景色,暗含要有敏锐的感觉,发现新东西,写出新境界的寓意。
【赏析】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
第二句:紧接首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写。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多少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节,天气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正是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第三、四句: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 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若市。
此诗纳清极、秾极之景于一篇,格调极轻快。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创作见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1.《城东早春》一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春天的早?
明确: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称为“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
2.赏析“清”字的妙处。
明确:一个“清”字很值得玩味。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
三.诵读四首诗,思考:
专题中四首古诗中叶的色彩各不相同:新生的叶子是嫩绿的,飞坠的落叶是枯黄的,题诗的叶子是通红的,初萌的柳芽是鹅黄的。诗人为什么注重叶的色彩的描绘?请结合作品说说其中的道理。
明确:四首古诗咏叶,都写了叶的色彩。这些色彩各不相同,究其原因,除了与叶所处的季节有关,与每首诗各自的内容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有内在的联系。
譬如,《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一诗中,既是对“儿辈”,所以叶子为“新绿”色;《红叶题》中叶色是通红的,叶片上寄托了宫女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色彩和内容和谐一致。《山中》一诗中叶色是枯黄的,这一色彩用来烘托当时的萧瑟气氛和作者的悲凉心境,是再恰当不过了;《城东早春》为了表现“新春”的特有景象,故“绿柳才黄半未匀”。
可见,诗人们着意描写叶色,是为了借助不同的色彩来表达不同的感情。
巩
固
训
练
当
堂
练
习
默写古诗中写落叶的名句。(不少于
3句)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西风扬子江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 ——占城贡使《江楼离别》
(
3)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王维《山中》
(
4)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孔绍安《落叶》
(
5)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白居易《和杜录事题红叶》
(
6)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白居易《一叶落》
(
7)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
8)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韩愈《落叶送陈羽》
(
9)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王建《落叶》
(
10)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课
后
作
业
花与叶相依,写花常写叶。“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数点海棠的花蕾嵌于重重绿叶之明丽醒目。“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这一说法的美学原理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这句话,它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其美学原理是:红绿两色在一起,会使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双方的色彩都会得到加强,造成一种明丽鲜艳的效果。
生活中所说的“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的含义是:一个人本领再大,成绩再多,也离不开周围的人对他的帮助。
反
思
总
结
www.lexue88.com-免费资源站:http://www.lexue88.com
格言警句: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
上一页 [1] [2]
,专题《叶》——四首古诗导学案(表格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