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面前伸展着一片成熟的黑麦田,彩色缤纷,有时仿佛是金色的,有时又仿佛是银色的海洋。
一张孤零零的巨大的牛蒡叶还在固执地飘动,发出簌簌的声音。
它飞着,飞着——老是笔直地飞,突然在它单调的暗蓝色背景下平稳而舒徐地闪过一件东西,宛如一块白色的手帕或是一团白雪。
10.这个故事本身同屠格涅夫的很多文章——比如《蔚蓝的王国》——都是虚构的,你认为本文中的鸽子能用其他的鸟来替代吗?
回答不求统一,言之有理即可,当然从和平的象征这个角度来分析更为顺理成章。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内涵:屠格涅夫写风雨大作中的白鸽,寄托自己希望人类像鸽子一样过着安宁生活的理想,也寄托了自己对白鸽的坚毅、勇敢和对同伴救助精神的赞扬之情。如果换成另外的鸟,或许在文化血脉上会出现断裂的情况,使文章失去了文化传承上的主流意义。
三.学习郭枫的《空山鸟语》
1、阅读后讨论《空山鸟语》的作者郭枫“偏爱”听鸟声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1)听鸟声能使自己的心灵贴紧山的心灵;
(2)作者从小就喜欢听鸟声,希望通过听鸟声来重温“旧梦”;
(3)作者能从鸟的“美妙的清音”中,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
(4)鸟鸣是自由自在的,作者向往这种自由生活,甚至自己“想做一只鸟”。
2、文中说:“想做一只鸟,在山中。”“在山中”一句能否删去?
不能。作者意在做一只自由鸟,“在山中”表达出了这个感情倾向,删去后含义不明确。鸟的鸣声之所以美,因为它们鸣唱的是自由的歌谣。
3、本文中出现了鹧鸪,它是江南一带特有的鸟类,在古诗中经常出现它的形象。例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还有郑谷的《席上贻歌者》,后者中鹧鸪的文化含义更为典型,“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两句深深地透露出诗人客居异乡的羁旅之情。从鹧鸪的文化内涵出发,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去理解:文中因鹧鸪鸣声而展开的一系列联想也充分表达出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从而使我们联想到,作者希望变成一只自由的鸟,恐怕还寄托着能自由的返回家乡的心愿。
四.欣赏电视散文《鸟的故事》,让学生谈谈感受。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习和领悟了两种鸟的文化内涵,这使我们在理解文章的时候又多
了一些角度,对文章内涵的把握也便更深入了一层,同时我们也会对自己的领悟更加增添一份信心。
巩
固
训
练
当
堂
练
习
1.在“鸟”专题中,古今诗文多角度地描写了鸟的哪些“美”?你最欣赏“鸟”的什么美,为什么?
答:形体美、色彩美、鸣声美、飞翔的姿势美、有灵性珠鸟所具有的人性美。
我最欣赏鸟的鸣声美。理由:(1)鸟鸣悦耳动听,能使自己心情愉悦,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2)有时通过听鸟鸣可以重温童年生活。(3)鸟儿鸣叫欢快自由,而这正是我们所向往的生活。
2.本专题中的一组文章,出自古今中外的作家之手,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你认为他们在对待人与鸟的关系方面,有什么工同的看法?
答:鸟是人类的益友,人与鸟是共存的,人与鸟的心灵是相通的。
3.鸟对于人类有什么作用?
答:(1)供玩赏的鸟类能给人类精神上的享受,尤其对老人的健康有益。有的供欣赏的鸟已濒临灭绝,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2)肉用鸟类有较高的经济价值。(3)农林益鸟对维持自然环境的相对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4.鸟是人类的益友,是国家巨大的自然财富,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爱鸟、护鸟?
答:(1)宣传爱鸟、护鸟的知识。(2)建立鸟类自然保护区。(3)加大打击力度,严禁捕杀鸟类。
5.写出古诗词中含“鸟”的诗句和含“鸟”的成语各两个。
诗句:
成语:
课
后
作
业
1. 生活中有我们喜爱的鸟,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有条理地介绍你喜爱的
鸟,让大家分享你们的所爱。
2. 鸟是如此可爱,为了表达你对鸟的爱,请你写几句诗来赞美它。
你向大地歌唱
唱出喷薄的朝阳
金色的音符如叶间的露珠
闪闪烁烁、熊熊燃烧
你甜蜜而来,又甜蜜而去
从身旁的小路来
又向身边的大树去
望得见你,而有时
又无处寻觅
执着的歌唱,惊动
隐藏在树皮里的太阳
让河流似的阳光
自由地流淌进
我的房子
3.积累“鸟”的诗句
1.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2.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
3.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即兴》)
4.独上高楼望帝京, 鸟飞犹是半年程。 (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5.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6.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韦庄《台城》)
7.好鸟枝头亦朋友, 落花水面皆文章。 (翁森《四时读书乐》)
8.明月别枝惊雀,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9.两个黄丽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10.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3.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1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1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6.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
17.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18.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杜旬鹤《春宫怨》)
19.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20.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叶绍翁《西溪》
反
思
总
结
格言警句: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
——茨威格
盐阜中学初二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执笔人 审核人 2011年2月 日
课题
《鸟》专题——古代咏鸟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学
习
目
标
1. 学习咏鸟诗三首,帮助学生理解并建构文学作品中鸟这个形象
中蕴涵的文化信息。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兴趣。
课
前
预
习
,专题《鸟》表格式导学案tag: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