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导学案2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导学案2

11-07 14:57:56   浏览次数:228  栏目:高中语文必修四
标签:高中语文必修四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导学案2,

2.分析以下特殊句式:

①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                                 )

②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                                 )

3.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顾自民国肇造(        )(         )(          )

②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        )(        )(        )(                 )

③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                     )(       )

④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               )(               )

4.小组推荐优秀朗诵学生,有感情朗诵第二自然段,体会揣摩作者的因英雄事迹没有得到应有的流传的悲痛之情。(悲痛)

(三)第三、四段[第三部分]:

1.指出下列句子中字的活用现象:

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

2.分析以下特殊句式:

①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                   )(                   )

②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                )

③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

④而徒感慨于其遗事(                  )

⑤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                         )

⑥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

3.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丐序于予(        )(             )  ②杌陧之象(                        )

③视清季有加(              )(                         )

④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                   )(                      )

⑤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                     )

⑥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           )(           )(  )(        )

4.齐读第三、四段,段理解字句间“痛逝者”的深情和“勖国人”的目的。(主旨)

三、文本研习:

本文在写作特色上,不仅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而且恰当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问:在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层(“然是役也,……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中,作者在肯定这次起义的价值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①修辞手法有:

②文中作用是:

 

 

 

 

 

 

【学习反思】

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结合自然。但一、二、三自然段各有侧重,试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第一自然段:以         为主,兼有                      

第二自然段:以         为主,兼有                      

第三自然段:以         为主,兼有                      

【布置作业】

在文中,作者运用了比较论证的手法,试找出并加以分析。

 

 

 

 

 

 

 

【拓展阅读】 

辛亥广州起义简介:

为了振兴中华,将祖国从帝国主义的瓜分危机和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下解放出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发动的多次起义,都失败了。

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摈榔屿召集秘密会议,黄兴、赵声和南洋同盟会会员代表多人出席。筹议集中力量,再一次在广州发动起义,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清政府作最后一搏。会议决定挑选青年革命志士五百人为“先锋”(敢死队),联合倾向革命的新军和会党,共同发难。会后,南洋和美洲各地华侨积极认捐,不少人变卖财产,毁家资助,共承担起义经费达港币18.7万元之巨。至1911年1月底,黄兴在香港成立统筹部,统一领导起义的准备活动,并派人联络广西、上海、湖北、湖南各地的革命党人。4月23日,黄兴离港赴穗,住小东营五号机关,定于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起义。当时革命党人中洋溢着杀身成仁、捐躯报国的激情,不少人都给亲人写下了激昂壮烈、义无反顾的绝命书,表达了他们激昂的斗志,崇高的情怀。起义前夕,国内各省许多青年都纷纷云集广州,不少海外青年,特别是在日本的留学生,闻讯即自动返国,奔赴前线。战斗中青年们非常勇敢,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来执信胸腿负伤,血透外衣,仍奋勇争先。战前因试制炸药而断了一臂的喻培伦,战斗中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奋勇当先,所向披靡,后因弹尽伤重而被捕。受审时他对清吏说:“学术是杀不了的,革命尤其杀不了!”其他不少被捕的革命斗士都视死如归,从容就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导学案2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