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人教版高四册语文教案《愚溪诗序》课堂实录

《愚溪诗序》课堂实录

11-07 14:57:56   浏览次数:509  栏目:高四册语文教案
标签:高四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愚溪诗序》课堂实录,

《愚溪诗序》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老师有个问题想请问大家。不过,大家一定要说实话哟!
  生:(喧动)什么问题?
  师:大家是喜欢别人说你聪明呢,还是喜欢别人说你愚蠢?
  生:(异口同声)聪明!
  师:看样子啊,好智之心人皆有之,恶愚之心人皆亦有之。(生会心地笑)说自己愚蠢,在别人看来那是愚不可  及。可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就有这么一位'愚不可及'的人。他不仅自己称'',而且连其所钟爱的山水也被他以''冠之。初中阶段,同学们学过他的《捕蛇者说》。他就是被称为唐宋什么''(生齐答:散文八大家)之一的、与谁齐名(生齐答:韩愈)的唐代文学家(停顿。生齐答)柳宗元。那么,他为什么以''自称并且称他所钟爱的山水为''呢?今天,就让我们用问题探源法来共同欣赏他的散文《愚溪诗序》,以解开我们心中的疑团。(板书课题)
 
  【点评】导入设置了一种悬念,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好奇和思索,激发其探索的欲望。同时也注重积累,巧妙复习了相关文学常识。明确提出学习方法,指令明确。
  师:这篇课文大家都读熟了吗?
  生:(齐声)读熟了。
  师:那好。现在呀,我来朗读一遍,请大家当当老师,看我读得好不好,有没有错误,怎么样?
  生:(高声)好!
  师:听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字音是否正确,二是句中节奏是否准确,三是作者以愚自称之处是否读出了悲愤之情,四是次段愚溪'七愚景'是否读出了层次感。(师范读。其中故设三处机关:一句节奏出错,一个字音读错,一个字读成旧读。)好,我读完了,请大家评判评判?(生掌声)谢谢大家的肯定!不过,我还是想听听大家批评性的意见。
  生A:(迟疑,举手)老师,我觉得您有两个字的音读错了。(师期待神情,目光鼓励)一个是'塞其流'''应该读sāi,您读成了sè;一个是'夫水,智者乐也'''应读lè,您读成了yào
  师:能不能说说你的理由?
  生A:因为好像只有'闭塞''堵塞''塞责'这些词中''才读sè,''在这里的意思是'爱好,喜欢',应该读lè。
  师:好,好!能发现问题,还能说明理由。关于''的读音,你的意见非常正确。同学们注意,这个字有三个读音。读sài好说,如'要塞''塞外'等,读sāisè时,要注意区分。当其为'堵塞'义时,在某些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合成词中读sè,而不读sāi,除刚才××同学说的外,再比如'搪塞''淤塞''阻塞'等,其他情况下读sāi而不读sè。关于'',古人依反切读为yào,沿袭至今。但反切注音,拼读时随意性较大。老师对''的上古音和中古音进行过研究,认为读yào无必然和充分依据,而且也违背字义之理。所以老师当场更正,这个字按无据从简原则读lè。这就叫'把复杂的问题搞简单了,贡献'
  生:(大笑)广告辞呃!
  师:好。还有哪位发现我朗读的其他什么问题没有?
  生B:您朗读确实读出了作者特定的思想感情,抑扬顿挫,很有感染力。愚溪七景您也读出了层次感。但是我认为第一段的'今予家是溪'的节奏您读错了。
  师:(鼓励)能给老师纠正过来并说明理由吗? 
  生B'今予家是溪'应读成'今予/家是溪',而您却读成了'今予家/是溪'。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我在这条溪流边安家',若按您的读法,那意思就变成了'现在我的家就是这条溪流'了。
  师:(击案)精彩!老师被你说服了。这里就应该读成'今予/家是溪',老师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看来呀,真是'活到老,学不了'噢!
 
  【点评】积累乃语文课堂之魂。学生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要说学好了语文,那是骗人。关键是积累应融入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而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在此,老师创设了一种'学生当老师'的课堂情景,确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
  相信,这些知识一定会深深镌刻在他们的脑海里。
  师:这篇文章的意思大家都弄懂了吗?
  生:(齐声)弄懂了!
  师:中气十足啊,好!不过,老师现在却遇到了一处疑问,那就是文章最后'寂寥而莫我知'中的'莫我知'究竟应怎样理解。(板书'莫我知')一种观点认为它的意思是'没有人理解我',一种观点认为是'连自己的存在都忘了'。老师也搞糊涂了,拿不定主意。同学们能不能认真思考或相互讨论一下,帮帮老师呢?(生兴奋)不过,要求大家说服我的时候,一定要有文中依据。
  (生思索、讨论,举手。师随点生C
  生C:我认为应该是'没有人理解我'。因为作者是由于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受牵连被贬到永州的,所以他一定会认为别人不理解他。而且,文中最后一段明确提到他自己'不合于俗'
师:既能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分析,又能找出文中依据,嗯,很有说服力。老师准备接受……

[1] [2] [3]  下一页

,《愚溪诗序》课堂实录
《《愚溪诗序》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tag: 课堂  , 高四册语文教案,高四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人教版 - 高四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