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教研《滕王阁序》教学参考:少年早逝叹王勃,千古留名滕王阁

《滕王阁序》教学参考:少年早逝叹王勃,千古留名滕王阁

11-07 15:17:53   浏览次数:542  栏目:语文教研
标签:语文教研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滕王阁序》教学参考:少年早逝叹王勃,千古留名滕王阁,

    翻开上下五千年,大凡盛世不外君主强势、武威四布、疆域广袤、国强民富。比照下来,远数秦始皇,中为唐太宗,近是康乾。但是,仔细瞅瞅远的近的总缺少点什么——“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再比较一下,虽然稍逊风骚,比之烧书籍埋儒生的赢政、见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就封杀江南文士无数的玄烨,李唐真真是盛世,唐朝的那些诗人们,比他们的前人后人幸福得多,且不说狂傲如“天子唤来不下船”的老李,也不说一味挖苦上峰不顾民生而“朱门旧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杜甫,一个少年书生王勃的际遇就能看出许多,尽管王勃的结局有点凄然。

    一、年少俊秀跃龙门

    王勃字子安,生于650年(高宗永徽元年,一说是太宗贞观二十三年549年),绛州人龙门人,现在属山西省河津市,河津临黄河东岸而成,西渡是陕西韩城。绛州古称合东,这地界多出名士。王勃爷爷王通就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峙当过负责礼仪招待的国宾馆主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六河县令、越南河内(交趾)令等官,故而,王勃算得上诗书官宦子弟。

    良好的出身让王勃“出名要趁早”的愿望得以实现,这与他天资聪慧、博闻强记、刻苦学习有很大关系。据《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便读通文章能写一手好文,且一气呵成文采飞扬,他们家一世交杜易简,夸奖王福峙、王勃、王勃哥哥为“王家三棵临风的的玉树”;后来,王勃不幸早殇,他好友杨炯合编的遗作《王勃集序言里说:王勃九岁能通读读汉书,十岁时把《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读个滚瓜烂熟,而且是在很短的时间精通,老杨作为好友对亡友会有过誉之词,但古人淳朴,虽有夸张大概不会十分离谱,想来总有一定事实作为根据。总而言之,王子安属于记忆超群的奇才和自学成材的天才。

     隋唐时,政治制度变革引起人才选拔形式的革新,科举取士制到了唐高宗李治时代基本成型,这给当时广大平民知识分子提供了发挥才干的机会,每年开制科,前往长安应试的学子络绎不绝。王勃精干,应试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主动上书副总理刘祥(右丞相),信中气盛地说:“之所以慷慨激昂地陈述自己的想法,是因为怀揣一颗跳动的心,心中洋溢着气壮山河的浩然之气。”唐朝开国不久崇尚气节豪放,重视人才选拔,刘看了王勃洋洋洒洒的文章后十分感动,直接把小王勃的事告诉了皇上李治,皇上对这小伙子就有较深印象。于是,借先前铺垫打基础,应试时他靠诗书才情出类、策论有见地有想法,便进得杏儿园,吃过探花宴,中了进士。唐朝科举初兴,关节少通,考官把关甚严,年年落第者无数,他轻易得志,比之于“花繁柳暗九门深,对饮悲歌泪满襟。数日莺花皆落羽,一回春至一伤心”的落第着,幸运之极。此时王勃14岁,尚是一刚刚能戴帽子的人,正所谓少年得志。中举后王勃被授职朝散郎职,朝散郎是七品小官,对照现在的当是主任秘书之类的东西,兼陪王子们读书的差事(侍读)。王勃中举后实授官职,照常规在朝廷里好好当差,晨五昏九一旬一休,走马兰台当转蓬,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写写画画把差事应付好,如无其它变故,在天下最大衙门里混,耐心等待总有锥漏的时候;就算苦熬,按唐朝定制京官三年一考,无错便有功,说不定还能升职或者外放个县令之类的实缺,即便没有什么变化,总不至于有什么大状况出现。何况在那样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机会总是有的。

       但没等到三年课考,他就被一个太子党物色上了,中举后的第三年(666年),李治的儿子沛王李贤主动请王勃做王府修撰。从字面上看,修是改、撰是写,做王府修撰其实就是王府秘书长。一个王府也是个不小的官僚机构,是官僚机构就要有文字性的东西,上要个他老爸写奏表,中要和大臣兄弟联络,必要时还得给MM们写点酸诗唱和,所以这个上传下达的位置相当重要,一定要一个杰出的人才担当才行,沛王选了王勃。                                                                                                                 一个人的前途命运与服务对象有关,在大朝廷里,每日忙忙碌碌,不显山露水,机会实在少,王勃是个聪明人,王子将来可能是皇帝的兄弟,俗谓皇亲,一旦到了太子党的圈子里,交游广阔许多,这对发展一定有好处;唐朝王子们在爷爷父亲打下的江山中,生活环境当然优越,作为一般人员的子女能见识一下也是万分荣幸的事。最重要的是,皇帝准许了,他没有推脱的理由。写文章是王勃本行,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他怀着各种想法上任了。

二、轻狂草檄祸罪身

      秘书长是起草或修改文章的,这就需要我们先熟悉一下唐朝的文体。诗歌经过诗经、乐府、古风,到六朝时期随南北文化融合,作为语言表现形式的诗歌,在音韵、体制方面已经与律诗基本相近,这与六朝时流行骈体文有很大的关系。

       骈体文、又叫骈俪文,是赋的变种,这种文体继承了汉赋的气势和形式,通篇极近铺陈夸张之能,一样的话说出来,一是要吊文还要转古,怎么说起来让人觉得晕就怎么说;再一个就是对仗对偶不断,音韵丰富,读起来,相当好听;至于华丽外表掩饰下的内核却多是些风花雪月,即便说重要的事也是废话一箩筐了还没切入主旨。后来人不耐烦了,柳宗元韩愈提倡“唯陈言之务去”古文运动,矛头直指花架子骈体,才使这劳什子告一段落,这是后话。在王勃时代,因李世民喜欢骈体文这口,“上有所好”,细腰的文人便写出来大腹便便的文章。到高宗朝华丽浮躁的骈体文还是文学主流。

       王勃当了秘书长,有了进身的阶梯,人家贵王子能看得起小书生,这便是知遇只恩,士为知己者死,自然要卖力效命。书生人情一张纸,更何况还是职责所在,所以少年轻狂的他写许多吹捧、拍马的、应付差事的文章。老话说的好,“言多比失”,得意洋洋的王勃不小心撞了霉头。

       事情的缘由还得从头说起。话说大唐盛世物阜民丰国力强盛,四海朝圣八方宾服,相当繁荣。“饮食饱则思逸乐”,民间的歌舞厅酒吧小戏院层出不穷(以三彩歌舞俑为证),这还不算完,嗜赌是人类天性,当手里有俩小钱的时候,赌风尤烈!于是乎在酒宴上射覆斗草,宴乐罢了,打马球斗鸡成了比较高级的娱乐方式。民间热闹非凡,王子们也不甘寂寞,这就有了王勃的《戏为檄英王鸡文》。

       这是王勃当秘书长的第二年的事,也就是668年。王子斗鸡于小民有所不同,沛王李贤邀英王李显斗鸡就有人撺掇下战书,有了战书才有气势,才有理由、才能兴师动众,才能够显示出这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和郑重其事。

       战书的作者非王子安莫属。王子安确实有两下子,在《戏为檄英王鸡文》里他把古今中外天上地下跟鸡相关的事情捋了个遍,用戏谑的口气写说:鸡的来头大着呢,是天上的星宿,是人间的的通微神明,能把人叫醒,能勾起人的思乡之情,闻鸡起舞鸡鸣狗盗等等等等都是人类对它的评价;把鸡的形象品质描述了一番:鸡还是德行很好的东西,它头戴文官的帽子,脚蹬武将的战靴,苍蝇和蟋蟀见了都害羞,至于打斗起来啊,扑扇翅膀,挥舞爪子,使劲啄击,斗志昂扬,要是胜利了,把失败者的肉都吃了,趾高气扬啊!最后用傲慢而挑衅的口气说:尽管来吧,来战斗吧,别象个母鸡一样活着,勇敢地战斗吧!

       这样一篇小文出来让人可笑可乐,坊间就流传开来,流到皇帝手里后大事不妙。高宗李治不看则已,一看龙颜大不悦,且怒火冲天:“可恼、可恶、可恨,二王斗鸡,本是无厘头的事,王勃身为太博,不加阻拦,不讽喻劝谏,还兴风作浪推波助澜。看看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满纸血腥杀戮,一派刀光剑影,这真是檄文啊。不成体统,还有制造矛盾生成事端的可能,简直是狼子野心,其心当诛。”当天就派小黄门传旨,废职罢黜,不得在京城逗留。

[1] [2] [3]  下一页

,《滕王阁序》教学参考:少年早逝叹王勃,千古留名滕王阁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