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老师想问问你们,为什么老师读完“我们怎么办”?你们马上
就接下来读了?
生:因为华罗庚当时想都没有想。
生:一点都没有犹豫。
师:对。“想都没有想,犹豫都没有犹豫”,就说出了这话,什么
?一起读。
生齐:我们,回去,回自己的祖国去!
(引读)
师:那房子呢?
生:原封不动。
师:什么样的房子?
生:洋房。
生:优雅别致。
师:什么样的房子可以说是“优雅别致”的?
生:很漂亮。
生:很豪华。
……
师:华罗庚要回祖国去,这样的房子要不要了?
生:原封不动。
师:犹豫了吗?
生:没有。
师:车子呢?
生:借给朋友。
师:有没有犹豫?
生:没有。
师:“想都没有想,犹豫都没有犹豫”,用书上词语来说就是――
(生齐)斩钉截铁。
(阅读教学要避免词语的理解和课文脱节,要培养学生学会在语境
中揣摩、品味词语的意思。“斩钉截铁”这个词语不容易说清楚,
老师在这里借助课文中的情境,联系下文,巧妙地解答了词语的意
思,又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
师:那此时,华罗庚要回自己的祖国去,仅仅是激动了吗?
生:态度坚决。
生:毫不犹豫。
生:非常坚定。
师:(板书:态度坚决)是啊,房子不要了,车子不要了,一定要
――(引读)回自己的祖国去!
师:好,老师可要加第三个叹号了,我们接着读。看看刚才的事发
生在哪?
生:家里。
师:接下来呢?
生:发生在旧金山海湾码头。
师:我们读这一部分,为什么老师要加第三个叹号呢?大家自由读
一读这部分课文,一会儿老师要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来演一演,
有兴趣吗?
生:有。(很兴奋的样子)
师:不过,要想演出来,必须得把台词背下来。这么短的时间行吗
?
生:行!
(“文以载道”,学语文千万不可脱离文本。在这个环节,学生第
一次读过只有四个学生举手。老师再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去读。这
里一共有将近5分钟的时间来读书。可以说,如果脱离了文本,这里
演一演的环节就是花架子,是没有意义的活动。)
师:好,这回谁愿意来和老师一起演送行时的情景?(请一名没有
举手的孩子)
师:为什么不举手?
生:(低着头)没读熟,不敢。
师:哦,没关系。来,握着老师的手,老师就请你来演。(说完,
老师握着孩子的手走上讲台。)你演谁?
生:嗯,我演华罗庚吧。
师:好,那么我就演这位美国教授。(看着所有同学)同学们,我
们俩来演,你们在下面做什么?
生:看。(学生们乐着说)
师:不对,你们是导演。(学生很惊讶)来,指导指导我们俩,说
说我们在演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你要注意仪表,教授都是注意仪表的,你看看你的袖子。(大
家乐)
师:(看自己的衣袖卷起到胳膊肘,笑着把它放下来)哦,是不大
好。还有吗?
生:你的头发太乱了!
师:哎哟,这可是让海风吹的。(大家乐)不过,我听到华罗庚要
走,来不及整理仪表就匆匆赶到这里来了。哪位导演指导一下我的
语言呀?说台词时要注意什么?
生:你得注意用挽留的语气。因为书上有这样一句话“您学识渊博
……难道不觉得遗憾吗?”华罗庚是一位了不起的数学家,你想把
他留在美国。
生:你觉得很遗憾,要把这个语气读出来。
生:还有,华罗庚应该毫不犹豫。
师:对,(对扮华罗庚的同学)我要把你留下来,你的态度应该―
―
生:嗯,坚决。
师: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生:注意动作。您应该紧紧握着她的手。
师:对,紧紧握着。(握住小女孩的手)一只手不够,用两只手。
(大家乐)还有吗?好,那我们要开始演了。
(演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语文课要“实”,就是要学生
深入文本,和文本对话交流。语文课还要“活”,就是要给学生一
个理由或是给学生一种情境,使他们乐于同文本交流。)
(师生表演,这个女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完整地把自己的台词背诵
了下来。)
师:多了不起。鼓掌!这么短的时间她就把这么长的句子都背诵下
来了。你的态度很坚决,不过,作为一名美国教授,您的好朋友,
我还是要把你留下来。我有一位朋友前不久去过中国,看到了中国
现在的状况,看,这里有他拍摄的照片。(指着屏幕)中国经历了
几十年的战乱,国家太贫穷了。老百姓吃不上饭,穿不暖衣,没有
居住的地方。城市里的楼房多数是平房,马路上行走的还是马车、
人力车,很少能看到一辆汽车……您还是留下来吧!
(女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师:哦,看看,犹豫了吧。留下来吧!
生:我来说。华罗庚一定会说“不管祖国再穷,我也要回自己的祖
国去。”
生:祖国现在贫穷,我回去就是为建设祖国出力。
生:祖国虽然贫穷,但依然是我的祖国,我要努力建设祖国,使她
强大。(掌声)
师:对,祖国的今天虽然贫穷落后,但我要尽自己的力量使她的明
天变得――(生七嘴八舌)繁荣富强。
师:(老师拉着扮演华罗庚的同学的手,深情地说)先生,看来我
无论如何也留不住您了。因为,您不但是一位了不起的数学家,你
的爱国之心更令我敬佩。祝您一路顺风,也祝您的国家早日强盛!
(掌声)让我们用掌声送这位同学回到座位。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再次感受华罗庚一定要回
自己的祖国去的这种坚定的信念。(齐读课文,学生读得情感饱满
,慷慨激昂。)
师:华罗庚义正言辞的话语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他坚定的信念,―
―(指板书)回自己的祖国去!(加第三个感叹号)
师:华罗庚和家人登上客轮,挥手和送行的人们告别。船慢慢驶离
了码头,他们一家人迎着海上的春风站在船头,望着轮船开往的地
,《回自己的祖国去》教学实录tag: 教学 , 北师大版第五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五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北师大版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第五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