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2富饶的西沙群岛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11-07 14:56:20   浏览次数:925  栏目: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标签: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四、提升感悟,指导学习最后一段。
    1.教师铺垫引读,引导学生满怀深情和期盼地接读。
    师:是啊,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生:(满怀深情和期盼地朗读)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
    2.教师铺垫引读,引导学生满怀豪情和信心地接读。
    师: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生: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
    五、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向学生提供关于“西沙群岛”的网址,引导学生课余可以上网浏览,全方位认识了解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二


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④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尤其是描写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段落。
   2、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
  课前准备
   ①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②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一、激趣导入
   ①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师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②多媒体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播放完)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
   ①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


www.lexue88.com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
    a.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b.学生自由读课文。
   ③检查自读情况。
    a.检查生字新词。
    b.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三、重点探究
   ①凸现重点。
    a.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说说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板书:海水(面)、海底、海滩、海岛)
    b.课文可以怎样划分段落?
    c.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d.请给大家读一读你喜欢的段落。指名评价。
  四、写字指导。
    指导书写学生提出的难写的字。
  五、布置作业
   ①练习朗读课文。
   ②抄写生字。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ēn)”。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利用资料等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
  教学重点
  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读熟,初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产生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五光十色”、“各式各样”在句中的意思,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配录像,教师解说“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师试图通过一幅幅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海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能会产生种种遐想,正当学生想通过画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时,屏幕中出现了最后一幅带有文字资料的画面,学生可以从中找到答案。尤其是黄色字体的文字资料,实际就是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这时,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脱口说出“这里是西沙群岛”,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追问“你怎么知道的?读一读。?”那么,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在导入中就自然地展开了。)
  2、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小组合作学习,提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这里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在组内都有发言的机会,争取让学生在组内把自己的字词问题解决。)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以字带词,理解字义。
  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教师先出示“饶”,让学生读读,再出示“富饶”,问:“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海参”、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握。
  (2)以词带句,加强朗读。
  五光十色
  1、问:“五光十色”什么样儿?课文里是怎么写的?(播放课件,展示不同颜色的海水的画面,教师解释“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蓝的、淡青的、淡绿的、杏黄的,多像一个变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这么美,我们怎么读?
  2、再读,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
   (通过“五光十色”一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两句话内容。)
  各式各样
  1、问:想想什么意思?(不要求学生急于说出答案,给半分钟时间思考,用读的方式表达。)
  2、问:怎么读?
  3、学生读词后,出示句子“海底的岩石上有各式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再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思考:你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是什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句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四、布置作业
  1、选择最快的方法记忆生字,查找有关的字词。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结合查找的资料,自学第3、4、5自然段。
  2、学习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
  2、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并背诵。
  教学重点
  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结构,用“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内容”的方法,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
  1、出示“五光十色”一词,问:“五光十色”课文里指什么?(学生在回答时又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再次回味了海水的美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22富饶的西沙群岛》相关文章

tag: 西沙群岛  ,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