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文言文复习怎样答好“文言文概括与分析”题

怎样答好“文言文概括与分析”题

11-07 15:04:00   浏览次数:654  栏目:高考文言文复习
标签:高考文言文复习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怎样答好“文言文概括与分析”题,

  编者语:“文言文概括与分析”题,其选项似是而非,令考生常难以判断。不少同学都有类似的困惑:这种题到底应该怎么做?从近年高考文言文命题来看,基本上是要求考生选出错误的一项。那么,从了解错项类别入手,找解题方法,是一条捷径。
  
  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一直是高考的重点,涉及的考点和采用的题型也比较稳定。从近几年全国大多数省市的高考试题来看,文言文阅读一般设有四道题:文言实词或虚词、信息的筛选、概括与分析和文言句子的翻译。其中第3道概括与分析的题目一般融合了两个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道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意的整体把握,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对文中信息进行归纳和概括,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它要求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内在关系,依据情理辨清主次信息,进而明确文章的主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其难度显然比把握文意要高一层。它要求考生答出某个论点的论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的结果等。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能历史地从作者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作出客观的剖析、评价。它要求同学们能从阅读材料中概括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较为准确地评价,既考查大家的分析概括能力,又考查大家的判断评价能力。
  
  一、了解高考题目的特点
  
  我们具体看一看近年来高考试题中文言文阅读在这一点上的设题情况:
  【例1】(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均早年任郎官时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任上蔡令时执政平稳,不做偏激之事,体现了宽厚的风格。
  B. 宋均任九江太守时,认为虎豹鼋鼍所以为害,在于未能善待它们,应摒除贪欲,撤除槛阱;对于共祠唐、后二山的习俗,主张不应当因此肆扰百姓。
  C. 宋均在尚书令任上正直敢言,任地方官又有治绩,故而深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求辞职时,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同时仍想委以重任。
  D. 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尚书令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A项主要是概括信息,包括早年任郎官时勤奋学习的情况和任上蔡令时执政的情况。B项是对文中人物观点的概括,主要是九江太守任内的情况。C项是概括宋均在尚书令任上的情况,还包括了对句与句之间内在关系的判断。D项是错误的选项,主要是对句意的把握。
  【例2】(2007年高考安徽卷)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从一方古砚起笔,围绕人们对待古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论,借题发挥,联系现实,最后点明了写作缘由。
  B. 文章第二自然段指出,流传到后世的古物,在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只是被当作一件普通的物品来对待的。
  C. 作者认为,真好古的人,搜求古物,追慕古人的道德文章;假好古的人,或附庸风雅,或谄媚权贵以逐利求进。
  D. 文章对当时盲目好古、仿古、造假的风气进行针砭,体现了作者直面时俗的批判精神和卓尔不群的个性特征。
  A项是对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的分析。B项是对段的概括,也是对作者观点的概括。C项是对作者观点的概括。D项是错误的选项,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
  从上面两道题目来看,2007年高考全国Ⅰ卷选用的是《后汉书·宋均传》,是一篇传记作品;安徽卷选用的是明代许獬的《古砚说》,是一篇带议论性的文章。这两种风格的文章代表了近几年高考文言文选材的两种方向。全国Ⅰ卷的四个选项只涉及“归纳和概括”的能力,而安徽卷则涉及到了 “概括和分析”两种能力。如果我们对近几年高考试题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由于受到阅读材料的限制,传记类的记叙文往往只涉及归纳和概括方面的能力,带议论性的文章才涉及分析方面的能力。
  
  二、熟悉考题设错的技巧
  
  到目前为止,概括和分析这类题都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且基本上是选错误的一项。2004到2007年共七十余套高考试题,只有两套试题要求选正确的一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设置的特点,对我们做此题很有帮助。那么错误项的设置到底有哪些类型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错误类别。
  1. 曲解词义,背离原意
  因词义的不同理解或句子陈述对象的省略而造成理解上的错误,致使整体理解背离了原意。如例1的D项就是此种类型。原文说“常以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意思是,苛刻细察之人可能廉洁守法,但他们的狡诈刻毒施加到百姓身上,往往会给百姓带来灾害。陈述的对象是一种人,而D项却理解为两类人。
  2. 改变对象、张冠李戴
  把此人做的事说的话移到彼人身上,或叙述时改变了时间、地点和职位等。
  【例3】(2005年高考北京卷)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崔杼与庆封的交往是小人之间的勾结和利用。
  B. 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
  C. 崔杼因家破人亡而自杀身死。
  D. 按照大义行事的人才会有真正的友谊。
  本题错误项是B项。荆灵王干涉的是吴国,而非鲁国;鲁国赶走庆封是因为齐国施压,而非荆灵王。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
  3. 以偏概全,夸大其辞
  主要表现为,抓住一点,将其放大,扩大了陈述对象的范围,推理过于绝对化。
  【例4】(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但性情刚正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因小事鞭罚吏民,因而被检举审理的罪状有十数条之多。
  B. 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
  C. 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被免职还家。
  D. 何远品行正派,不徇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为人轻财好义,能周人之急,说话从无虚妄,大家始终无法找到他说谎话的证据。
  此题选B项。说何远任始兴内史时辖境没有盗匪抢掠侵犯之事,言过其实,夸大其辞。原文只说侯朗不敢在始兴犯事,不代表别人不敢犯事;未再发生也不符合情理。
  4. 无中生有,添枝加叶
  选项中平添原文中没有依据的内容。如例2,D项是典型的无中生有,文章根本没有提到“造假的现象”,也没有任何依据,而选项却在盲目好古、仿古的基础上平添“造假”的风气。
  5. 牵强附会,强加关联
  把没有关系的说成有关系,把不是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等等。
  【例5】(2007年高考重庆卷)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李东阳幼时聪明颖悟,擅书法,深得皇上喜爱。十八岁中进士后进入仕途,不断得到升迁。
  B. 弘治十七年,李东阳给皇帝上疏,描述了奉命往祭途中所见所闻的严重灾情,令人触目惊心;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C. 李东阳一路上听取了各种意见,认为产生灾异的根源在于势家巨族、亲王贵戚、内廷 官员互相勾结,危害百姓。
  D. 为了革除蒙蔽之祸,李东阳请求皇上将以前的各种建议详细地加以整理并择善实施。
  本题分析不正确的项是C,对“产生灾异的根源”的分析有误。从原文看,“始于容隐,成于蒙蔽。容隐之端甚小,蒙蔽之祸甚深”以及“然诏旨频降,章疏毕陈,而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累岁经时,俱见遏罢”才是灾异的根源。把不是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这就是典型的牵强附会。
  6. 胡乱杂糅、改变事实
  就是把不是同一时间、地点的事糅合起来表述,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如:
  【例6】(2004年高考北京卷)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辛公义早年即失去了父亲,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B. 辛公义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岷州亲属有病不加照料的不良风气。
  C. 辛公义到牟州后十多天就使牟州的监狱中不再有积压的案子。
  D. 辛公义的行为使牟州的罪人受到感动,诚心服罪,不再打官司。
  本题的错误项是D项。把罪人诚心服罪和诤讼者放弃诉讼不再打官司两件事杂糅在一起了,使得“不再打官司”的主体变成了“罪人”,这就改变了事实,背离了原意。

[1] [2]  下一页

,怎样答好“文言文概括与分析”题
《怎样答好“文言文概括与分析”题》相关文章

tag: 文言文  , 高考文言文复习,高考文言文复习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文言文复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