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辅导[高三语文复习]高考现代文阅读可能考查的角度

[高三语文复习]高考现代文阅读可能考查的角度

11-07 14:59:46   浏览次数:274  栏目:高考复习辅导
标签:高考复习辅导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高三语文复习]高考现代文阅读可能考查的角度,

[例]18.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6分)(07湖北  日月行色  杨闻宇)

①含蓄

②直露

③幽默

④豪放

⑤恬淡

⑥质朴

⑦华丽

⑧沉郁

⑨带地域色彩

2.语言的情感

[例]20.简析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共6分)(2004浙江卷  白鹤翔集的记忆   刘长春)

20.(6分)含义:表明对大自然的敬意;祈盼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表达对现实的忧虑;渴盼恢复大自然的原貌。表达作用: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例]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作者长时间地盼春寻春,为什么最后却对“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满意?(2005全国卷Ⅰ 一日的春光 冰心)

①喜

②怒

③哀

④忧

⑤惆怅

⑥怀旧

⑦向往

⑧赞叹

⑨复杂

3.使用某种语言形式

①人物对话

[例]18.文章开头眼镜商说“我”是“独眼龙”。请联系文中对话部分,分析眼镜这样说的原因。(2分)(06浙江  平面的生活      [法]米•图尼埃)

②内心独白

③人与物对语

[例]17.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06四川  乡村的瓦   冯杰)

(2)文章最后两段写了“我”与“瓦”对语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五、人称使用

[例]20.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05湖北  土地   韩少功)

(1)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3分)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例]20.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4分)(06辽宁  杨柳   丰子恺)

1.第一人称

2.第二人称

3.第三人称

4.人称转换

六、文体特征

1.新闻的体裁特征

[例]19.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4分)(07山东  梦碎雅典杨明  马小林)

[例]20.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07山东  梦碎雅典杨明  马小林)

[例]19.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4分) (07广东  访钢琴演奏家傅聪)

2.戏剧的体裁特征

3.传记的体裁特征

4.小说的体裁特征

5.散文的体裁特征

主旨和内容

一、标题的特点、含义及作用

1.解释标题的含义

[例] 根据文意,解释“匆忙走路的人”的含义。(05年江西卷,《给匆忙走路的人》)

[例] 根据原文,概括“土地”两层含义的要点,每点不超过8个字。(05年湖北卷,《土地》)

2.思考设标题的原因

[例] 浙江绍兴,古称山阴。《世说新语》曾载:“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通观全文,请回答作者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为“在山阴道上”。(06年湖南卷,《在山阴道上》)

3.探讨标题与正文的关系

[例] 本文的题目是“春天的梦”,文中又多处将“春天”与“梦”联系在一起,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05年全国卷Ⅱ,《春天的梦》)

二、主旨及主旨的表现

[例]19.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5分)(06江西  秋光里的黄金树)

三、概括相关内容

1.概括人物身世

[例]19.根据本文第四段的内容,概括“这些年轻的女性”的身世。(4分)(2004年重庆卷)

F无优美景观的假赤壁反成了旅游胜地

2.概括人物性格

[例]14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8分)(07宁夏  林冲见差拨)

3.概括人物言行或心理

[例]16.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07宁夏 叶圣陶在四川)

4.概括人物语言特色

[例]18.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6分)(07湖北  日月行色  杨闻宇)

5.概括人物观点

[例]20.傅雷曾对傅聪说:“做人,才做艺术家。”从全文看,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 (5分) (07广东  访钢琴演奏家傅聪)

6.概括人物思想

[例]14.作者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请简要概括。(6分)(06安徽 行吟阁遐想   黄秋耘)

7.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

[例]13.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6分)(07宁夏 林冲见差拨)

[例]19.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4分)(07湖北  日月行色  杨闻宇)

8.概括景物形象

[例]14.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07全国卷Ⅰ 总想为你唱支歌)

9.概括不同特点

[例]20.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6分) (2004大地山河   茅盾)

10.概括所写景物

[例]15.本文具体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请按空间位置分类列出。(4分)(06广东  夕照透入书房 冯骥才)

11. 概括描写画面

[例]14.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6分) (07安徽 乡村的风  许俊文)

12.概括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

[例]17.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6分)(06安徽 行吟阁遐想  黄秋耘)

13.概括景物特征

[例]15.作者感受到家乡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6分)(05全国卷II春天的梦 苏叔阳)

[例]14.本文描写的“绵绵土”有哪些特点?(06全国卷II绵绵土 牛汉)

14.概括文章内容

[例]5.请对文章主要内容作100字左右的摘要。  (5分) (07年上海)

15.概括文章线索

[例]16.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5分)(06全国卷II绵绵土牛汉)

16.概括文章思路

[例]18.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4分) (2004全国卷II 大地山河   茅盾)

17.概括艺术风格

[例]20.文章末尾,作者借用培根和杜飞的画形象地演绎两个不同的世界。请你据此推断这两位画家的艺术风格,并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06浙江  平面的生活    [法]米•图尼埃)

18.概括共同之处

[例]8.五四运动中的“猛将”与“非猛将”的共同点是            。(3分)(07年上海)

19.概括写法特点

[例]18.作者说“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对“村落”也“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联系上下文说明这样写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6分)(06重庆  说村落 阎连科)

20.概括内容要点

[例]19.概括说明文章第6、7、8自然段写的是人类从哪几个方面寻根溯源。(4分)(05山东  溯源)

[例]16.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40个字)(6分)(05江苏  波兹曼的诅咒  周国平)

21.概括相关感受

[例]19.请你用自己的话表述作者在四季看树时内心受到的影响和启迪。(8分)(05 天津  看 树    高林瑜)

春天看树:

夏天看树:

秋天看树:

冬天看树:

22.概括事物特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高三语文复习]高考现代文阅读可能考查的角度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