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春秋笔法》导学案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春秋笔法》导学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338  栏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标签: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春秋笔法》导学案,

A.晋灵公在杀害宰夫之后,能够接受大臣进谏,明确表态,“吾知所过矣,将改之。”但未能有终,又先后企图谋杀忠臣宣子和士季。

B.晋灵公请赵盾喝酒后的根本目的是要攻杀赵盾。提弥明发现情况及时施救,最后提弥明为赵盾殉难。

C.赵盾对君主尽忠,对他人行善。在首阳山打猎,曾救过一个叫灵辄的人。

D.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贬斥晋灵公的调子,并预示晋国将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文章从多个层面,以生动的材料集中表现晋灵公的残暴和可悲的下场。

8.下列各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传》,《左传》是简称。

B.所谓“春秋笔法”,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

C.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非常悠久。现存最早的历史著作是《尚书》和《春秋》。《春秋》是历史文献集,《尚书》是编年体史书。这两部书后来列入经部。史学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第一个高峰,流传至今的有《国语》《左传》《战国策》等。

D.本文题目是编者后加的。晋灵公,从其谥号“灵”可见,他不是一个好国君。晋灵公,历史上有名之暴君,鲁文公七年即位,在位14年,鲁宣公二年被大臣赵穿所杀。谥号曰“灵”,谥法称“乱而不损曰灵”。此为无道君隐讳的说法。

【答案】

1B . 2D. 3B. 4C. 5A. 6D. 7A . 8C.

9\①我俩要是一同进行规劝,他若不肯接受,就没有人再去进谏了。

②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说的就是周宣王能接受大臣规劝改正错误。

③我在外谋差事已经三年了,还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很近,请允许我把这一半带给她吃。

④我怀念祖国反而自找忧患,这两句诗大概说的是我啊!

⑤董狐,是古代一位好的史官,记事的原则是直书而不隐讳;赵盾,是古代一位好的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受到了弑君的恶名。


上一页  [1] [2] [3] [4]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春秋笔法》导学案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春秋笔法》导学案》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