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选修教案唐诗宋词指导阅读《与诸子登岘山》《山居秋暝》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指导阅读《与诸子登岘山》《山居秋暝》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11-07 14:54:39   浏览次数:434  栏目:唐诗宋词
标签:唐诗宋词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指导阅读《与诸子登岘山》《山居秋暝》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七、背诵、作业

 

第2教时

 

要点:重点学《山居秋暝》,背诵,作业

过程:

一、导入

我们马上要学的《山居秋暝》是一首非常典范的近体诗的律诗,我们现在来基本了解一下唐代律诗的规矩。

规矩一、偶句押韵,第一句可韵可不韵,一般要求押平声韵;大家检查一下:

(韵:后,秋,流,舟,留)

规矩二、四联的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大家检查一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规矩三、平仄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当然我们现在的读音和古代是不太一样的,它的平仄不是按照我们现在普通话读音的。

二、简介作者

    王维,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唐代盛唐著名诗人兼画家。开元9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后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今属陕西),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山居秋暝》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他喜绘画,擅作平远景,又擅画人物、丛竹。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孟浩然是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诗人。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著有《王右丞集》。

    王维多才多艺,诗、画、音乐都很有名,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很深。

三、朗读

四、理解

1、看注解,前后串读,解释下列加线词句

山居秋暝

王维

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浣女,莲动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交流

(秋暝:秋天的晚上。

空山:空旷,空灵。

晚来秋:秋天的晚上;来,助词,无实义。

竹喧归浣女:喧,喧闹;浣女,洗衣的女子。

莲动下渔舟:顺水而下。

春芳歇:春芳,这里指春草;歇,衰败。

王孙:指自己。)

3、用现代语言,将全诗串联起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新降,傍晚的天气显得格外凉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静静的月光把松林照亮,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流淌。)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姑娘们洗罢衣服,笑语喧哗地从竹林里回家去,渔船顺流而下,水上莲叶便摇动起来。)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春花春草,任凭它枯谢吧,我要留下享受这无比风光。)

 

五、赏析。

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

(1)试分析诗歌里面的画面和作者隐藏的感受。

(诗中有画,情景交融。第一幅画:空旷、明净、清新的山,表现出了作者荡阔放松的感受。第二幅画:明月的夜晚,潺潺的泉流;表现出了作者怡然恬淡的感受。第三幅画:竹林里的喧闹,月夜归回的一群洗衣女子;表现出了作者恬静欣然的感受。第四幅画:月夜里的河面,渔舟经过,莲叶翻动;也是表现出了作者恬静欣然的感受。)

(2)最后两句有什么含义?

(山中月夜的美丽生活图景,是那么地清新,幽静,怡人;这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风景清幽、民风淳厚。也表现了作者要过隐居生活的愿望。

    诗人厌恶污浊的官场,这里安静、淳朴的生活是他的生活理想,看得出,此时的诗人深受佛道思想影响,向往恬淡隐居的生活。后人称之为“诗意的生活”、“诗意的憩居”。)

(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说说这两句诗的意境?(月夜,少女们一路说笑穿过竹林而回,渔夫们借着月光乘小船从莲叶间划过出外捕鱼,民风醇厚,画面幽美,表现了作者的欣赏向往之意)

(4)诗人如何从视和听、动和静的角度表现“空”和“静”的?(课文问题)

(诗人为了表达其对山居“空”、“静”之美的喜爱之情,采取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显空的艺术手法。作者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结合起来写,唤起人们新鲜生动的视听感受,使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和神奇音响有机配合、水乳交融;我们不仅可以见到松枝疏影间泻下的如水月光,还能听到从竹林里传来浣女的喧笑和清泉在石上淙淙流淌的音韵。山中明明有人的活动,但诗人偏偏说是“空山”,将视觉不能感受得到的形象通过听觉表现出来。明月照、清泉流、浣女喧、渔舟动等,都是移动的景物,作者正是选取了这些山中特有的动景来表现山居的寂静的。)

六、背诵,作业


上一页  [1] [2] 

,指导阅读《与诸子登岘山》《山居秋暝》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