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闻一多与《七子之歌》
澳门回归之日,《七子之歌》传唱大江南北,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大家听了这首歌后不禁潸然泪下,并把它看作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这首歌的歌词是七十多年前一首题为《七子之歌》的组诗中的第一篇,其作者就是著名的爱国学者和诗人闻一多。那是在20年代上半叶,刚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的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独居异域他邦,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很多种族歧视的屈辱后,更激起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闻一多写下了《七子之歌》等多篇爱国思乡之作。《澳门》为其中的一首,现摘录如下: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4.投影9红烛死水——16学习目标
红烛
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
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底梦,烧沸世人底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死水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这一篇文章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
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
多媒体显示:(17字——18、19、20词语解释)(投影21听读课文)
诗兴(作诗的兴趣)不作(起,发)
仰之弥mí高(越抬头看,越觉得高。弥,更加。)
锲qiè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钻之弥坚(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
目不窥kuī园(眼睛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形容专心致志。)
兀wù兀穷年(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穷,尽。一年到头劳苦不息。出自韩愈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 [2] [3] [4] 下一页
tag: 闻一多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