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蜀道难》课堂实录3(2017年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优秀课)

《蜀道难》课堂实录3(2017年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优秀课)

03-06 16:56:48   浏览次数:591  栏目:高中语文必修四
标签:高中语文必修四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蜀道难》课堂实录3(2017年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优秀课),

    师:你不妨加强停顿,效果会更好一点。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再试一试!

    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师:已经有进步了,但是可能声音太温柔了。我们请这位男孩子来试一下,好吗?

    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师:再浓厚一点味道,读出那种山高水急之势。

    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师:同学们觉得读得怎么样?已经读得不错了,是吧?请坐!还有同学吗?

生:我要赏析的句子是“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这两句是诗人李白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和“子规啼夜月”这种非常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一种蜀道上十分空寂和苍凉的气氛,也十分有力地烘托了蜀道的难。

师:用这样一种孤寂苍凉的氛围,烘托了蜀道之难。你能不能用比较优美的语言将这段景物描绘一下?

生:只见一只只鸟悲哀地在古木中哀号,仿佛在诉说些什么,但却听不清楚,因为它实在太高了。鸟儿们,雌鸟跟着雄鸟绕着林间飞行,只是绕着林间飞行而已,因为它实在太高了。又隐隐地听见杜鹃鸟在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因为蜀道太高了,就像杜鹃鸟在啼血一样。

师:好,你说得已经不错了,但是我们可以把它修饰地更加优美一些。使得文字优美,我们可以加一些修饰语,或者是,文字方面精确一些。比如说,刚才在古木之间,你可以把它连起来“在那千年沧桑古木之间”。还有老师刚才觉得,你说“雌鸟跟着雄鸟在林间飞行”,“飞行”这个词能不能换一下?

生:飞舞。

师:飞舞!“飞舞”感觉还是太美了。我们在这边的意境应该是比较凄凉的,对吗?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呢?

生:“盘旋”吧!因为那么多千年古木,它应该在找栖息的地方。

师:对,盘旋!同学们觉得怎么样?比较靠拢,是不是?所以这样修改我们觉得语言比较优美一些,是不是?请坐。在那千年沧桑古木之间,一只只斑驳的鸟在悲哀地啼叫。下面呢,同学们,在悲哀地啼叫,然后是,雌鸟跟着雄鸟在林间盘旋,也许它也害怕孤独吧!又听见子规在夜月下啼血,似乎在为这空无一人的山峰悲鸣。好,身临其境,你感受到的是怎样的氛围呀?

生:感受到了蜀道上那种空寂苍凉的氛围。

师:空寂、孤寂、苍凉的氛围。那么,我们说这段文字,诗人主要是选取了一些意象,来营造了这样一种氛围。那些意象呀,同学们?可以把它们圈起来。

生:悲鸟、古木,还有雄鸟、雌鸟、子规和夜月。

师:雄鸟和雌鸟,这应该是悲鸟,是吧?悲鸟、古木,还有子规,还有呢?

生:空山。

师:空山,夜月,是不是?请坐!那么我们说,抓住诗歌的意象,也是我们解读诗歌的方法之一。而且在诗歌之中,有很多典型的意象,有其固定的含义。比如说,“梧桐”,它是凄苦的象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再比如,“明月”是寄托情思的载体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再有,“江水”代表了愁苦的绵长,李煜有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此处的“子规”有这样的一个神话。传说,古蜀国有一个英勇的皇帝,他叫杜宇。他爱戴子民,有自己心爱的恋人。后被奸臣所害,凄惨地死去。他心系百姓,牵挂爱人,所以他的魂魄,幻化为子归鸟,在日夜啼叫。这就是子规啼血的典故。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内涵,所以“子规”成了古代文人表达悲情的重要载体。请看一下这些诗。

(多媒体展示)

    我们一起来读出这些诗句愁苦的味道。“蜀国曾闻子归鸟”,一二!

    生(齐声):“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滴血猿哀鸣。”

    师:“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而李白在《蜀道难》中是“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空山古木间,日之所见是雄雌盘旋最苦,而夜之所闻是子规月下啼血最苦。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我们不妨齐读一下这段文字。“但见……”读到“凋朱颜”。“但见悲鸟……”,一起来!

    生(齐声):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师:好的。值得自己品味的句子,还有吗?

生:我选择的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句,它是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人的这样一种反应,来烘托蜀道之高。人在蜀道之中走的时候,他是“扪参历井仰胁息”,然后“以手抚胸”,通过这样的一个细节,我们可以发现,因为蜀道的高峻,所以使人在蜀道上走的时候,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用这样一些夸张的手法,首先渲染了蜀道之高,也渲染了在蜀道之上,这样的一个空寂和悲凉的环境的气氛。所以,这一句,它不仅写出了蜀道之高,还渲染了一种气氛。也就是说,蜀道之高,使人感觉到它的空寂和苍凉。

师:好的,你对这一句理解得比较深刻。老师刚才听到了你说这边是抓住了人行走在蜀道上的一些细节,哪些细节?

生:是“以手抚膺”,还有“长叹”,还有“仰胁息”……

师:“坐长叹”,“坐”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

师:“坐长叹”的“坐”是什么意思呢?

生:应该是表现一种惊惶的一种……

师:(要)准确地理解!我们说“坐”在古代用的很多的意思有“因为”,还有“犯罪”是吧!那么在这边呢,应该是“徒劳的”。“空长叹”,徒劳地长叹。是吧!抓住了几个细节,现在是“曲折盘桓”,还有是“手扪星辰”,还有是“呼吸紧张”,是什么呀?抚胸长叹。那么在这边,你想象一下,如果是诗人行走在这样的蜀道上,应该是能够读出诗人的眼神的。几分惊叹,几分惶恐,几分无奈。你读读看!

生: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师: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你试着读读看,请再投入一点儿。

生: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师:已经好多了,请坐。还有其它同学吗?没有了?

生:我选的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其中前半句“连峰去天不盈尺”用的是夸张的手法。连绵的山之高距离广阔的天空连一尺的长度都不到,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让人想象蜀道山峰之高。这样的话,显得更加富有文采。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盈”是什么意思啊?

生:“盈”是“满”。

师:“满”和“足”的意思,就是不足一尺。我们在传说中有“武功太白去天三百”,武功和太白也是山,因为那个时候才去天三百,而此处李白更能夸张,“不足一尺”对不对?那除了修辞之外,老师希望你连着下面一起去品味,“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他写景的角度有没有变化?

生:写景的角度,一开始是视觉上的描写,是用蜀道的高耸,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之感。后来又写了瀑布的声音,就是从视觉又转到听觉上。

师:视觉和听觉的变化,还有吗?好,有没有其它同学可以补充呢?这句话还有一些比较明显的角度,有吗?“连峰去天不盈尺”,应该是从哪个角度写的?刚才除了视觉,还有吗?

生:“连峰去天不盈尺”,是从远处来写,“枯松倒挂倚绝壁”是近,这边使用远近结合的手法写的。这一句写的是近景,然后下面一句写的是动景。

师:是动态的!是动静结合,对吧?好的,角度非常地多样,有远近,有动静,还有视觉和听觉的一个变化,还用了夸张的修辞。老师请你将这段文字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可以吗?

生:连绵的山峰离天不足一尺,枯松有的倒挂在绝壁上,有的伴在上面,飞流湍急澎湃,瀑布哗哗地响,撞击着山崖,滚动着石块,发出了万谷雷鸣的声音使人感到惊叹。

师:使人感到惊叹!你主要是借助于注释,是不是?其实我们通过这样的一个修饰,使自己的语言更加优美一些。比如说,“飞湍瀑流争喧豗”,飞急的、湍急的流水和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真像撞击山崖,发出雷鸣般的声响,用一些修饰,用一些修辞。好,请坐。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蜀道难》课堂实录3(2017年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优秀课)
《《蜀道难》课堂实录3(2017年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优秀课)》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