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白发的期盼》电子课文

《白发的期盼》电子课文

11-07 15:17:12   浏览次数:431  栏目:高中语文必修四
标签:高中语文必修四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白发的期盼》电子课文,

大学生:平时没有空闲时间想。父母把生命给了你以后,尤其到了这种时候,大家都独立了,谁对谁都没有太大的依赖性了。 

记者:你平时和你父母是什么联系方式? 

大学生:打电话。半个月打一次吧。 

记者:说些什么? 

大学生:没什么好说的。 

记者:你没说让他们注意身体啊? 

大学生:这个,我想得很少。 

记者:你的那些同学呢? 

大学生:有的人一个学期都不给家里打电话。 

记者:写信吗? 

大学生:也不写。因为,他们有的从小学就开始在学校住校了,独立生活已经非常习惯了,对父母、对家的概念已经不那么清晰了。 

记者:那你的概念呢? 

大学生:现在也不是特别清楚吧。 

(录音止) 

记者:这位大学生的回答很让我惶恐。10年后,当他成为老年人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主体的时候,他的父母亲会是怎样的境遇呢?或许社会学教授周孝正的一席话会让他一些模糊的概念清晰起来。 

(出音乐) 

(出录音:几位社会学家) 

李先生:中国的情况不在于几代同堂,而在于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一种观念,要求代际之间有一种很融洽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照料、子女对父母的孝顺都是不可或缺的。 

周先生:创新的前提是保守。保守什么?应该是保守人类文明的成果。孝顺父母当然是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它是维持一个社会、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一种价值观念。亲情,是人类最基础的一种美好感情,而且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如果说这种基本需求都没有了,说我们发达了,我们有钱了,那整个就是“搬砖砸脚”。面向21世纪,作为中国的国情,我觉得应该特别强调亲情。 

  

李先生:会有一部分父母,他们会因为子女的出走、子女的不在、子女的不关心而感到心里很忧郁,从社会的角度看,还是应该有一些呼吁的声音,使得这部分孩子能更多地关心父母。 

陈先生:社会不管怎么发展,不管怎么强调人的独立的意识,但亲情是人类难以割舍的精神上的家园。 

(录音止、音乐渐隐) 

记者:我的一位朋友,他父亲已经去世5年了。没有父亲的日子,他时常会想起父亲。 

(出录音) 

魏先生:我爸临去世的那年春节,我回到老家了。我和我爸住一个房间,他就老试图和我说些什么,就是唠叨他自己小时候的事情,而这是我不愿意听的。晚上,11、12点,1、2点,他还唠叨个不停,而我困得要死,他老跟我说。我说,爸,你别说了行不行?呆了一会,他又说起来。或者,他让我倒点水,弄得我实在没有脾气,我忍无可忍地说,爸,你不要再跟我说了,你再跟我说,我就到另外的房间睡去了,说完,我就走了。 

记者:你爸在这个房间怎么样,你知道吗? 

魏先生:我捂上耳朵。他不是真的想喝水,我知道他就想要我在旁边,但那时候我的的确确不愿意跟他在一起,听他唠叨。 

记者: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情,你觉得是不是那时候太年轻了,不知道老人的需要是什么? 

魏先生:不知道吧,的确不知道,反而觉得他没事找事。事情过去了,才慢慢明白,可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叹息声) 

魏先生:能多陪父母呆会儿就呆会儿,能跟他们多聊聊天就多聊聊天。他们不单单需要我们给他多少钱,多大的房子,多请一个小时工或保姆来伺候他们,不是这样的。你小时候对父母有一种依恋,他们老了,变得很弱小了,他们需要你的安慰。 

(录音止、音乐起、音乐压混) 

记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有些事情永远不能追回,有些遗憾永远无法弥补。做儿女的你,也有悔之晚矣的叹息吗?  

(出拨电话、通话声) 

儿:妈,是我。 

妈:你怎么样? 

(压混) 

记者:又一位游子在给远方的父母打电话。一根细细的电话线隔山跨海,能否承载得了父母的期盼和儿女的责任呢? 

(音乐扬起:渐隐)


上一页  [1] [2] 

,《白发的期盼》电子课文
《《白发的期盼》电子课文》相关文章

tag: 电子  , 高中语文必修四,高中语文必修四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中语文必修四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