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原创一体化教学案
《一个人的遭遇》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教学设想:
本文来自苏教版必修二“和平的祈祷”专题,这个专题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深刻认识非正义战争的反人类性,认识和平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珍视和平环境。专题内有三个小板块:“遭遇战争”“黑暗中的心迹”“历史的画外音”。
《一个人的遭遇》是本专题 “遭遇战争”的第一篇,看得出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对战争的有所感受,以及对战争中人性有所感受。教学时需要考虑新课程的这种编排意图及达成目标。《一个人的遭遇》是长篇小说节选,所以学生需要对原著有所了解,还需要对该小说过去有过的影响有所了解。因为是小说的文体,需要兼顾文本的体裁特点来设计教学,人物、情节和环境的把握,应当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这个专题所选教材全部来自外国小说,文章也欠缺典范。教学中一是会给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二是西方那种冗长的叙述刻画也让学生学习中缺少趣味。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小说在历史上的影响。
2、了解战争中人民的悲惨遭遇,理解并坚定和平愿望,形成良好的人文意识。
3、研读文本,学会分析欣赏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感受作品主人公的心灵世界,感受其坚忍不拔的性格与温情善良的品质。
教学方法:文本研习与问题探讨
课时设置:2教时(自习准备1课时,课堂研习探讨1课时)
自习要求:
1、通读全文,自我积累字词。
2、故事是在怎样一个大历史背景中发生的?
3、本文的主人翁有怎样的遭遇?
4、本文的主人翁有怎样的心灵世界?
5、结合《同步导学》《成材之路》完成有关练习。
第2教时教案
一、导入小说的学习要求
二、了解作者及小说在历史上的影响
肖洛霍夫,苏联作家,生于俄罗斯顿河维辛克镇克鲁日林村的一个磨坊主家庭。1923年发表小品文《考验》、《三人》和《钦差大臣》等。1924年参加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同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胎记》。1926年中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和《浅蓝色的原野》问世,同时开始构思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四卷本分别于1928、1929、1933、1940年出版,并且获得了斯大林文学奖。
这部小说曾经在全苏联乃至世界引起震动。1956年小说发表后,广播电台播载时,莫斯科等城市的大街上行人驻足聆听,流泪唏嘘不已,刊载小说的《真理报》被抢售一空。小说第一次描述了为祖国作出巨大牺牲的苏联普通人的生活,它不表现苏军的英勇奋战,而是表现苏联人民的不幸遭遇和美好心灵。中国作家翻译这部小说时,也是含泪感动不已。
三、了解背景和环境
1、二战中苏德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侵占了西欧、北欧和巴尔干半岛。
苏联卫国战争非常惨烈,据不完全统计,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的损失粗略估计超过3000万人,因此战后几乎家家餐桌上都留有一个空位子,摆有一副没人动用的餐具。这是一幅多么令人心酸的景象。有600多万苏军被俘而死于德国的集中营里。
2、本文中背景环境:见课文前的说明。
三、讨论分析(先在自由组合的小组里讨论,再准备全班交流)
1、本文的主人翁有怎样的遭遇?
2、本文的主人翁有怎样的心灵世界?
(1答案:索科洛夫遭遇 痛别爱妻,奔赴卫国前线——受伤被俘,遭受非人折磨——俘虏少校,回到自己部队——惊悉妻死家无,感到穿心悲痛——知道一个儿子尚存,憧憬未来之家——儿子阵亡,埋葬最后欢乐——收养遗孤,相依为命——遇车祸失业,到处流浪谋生)
(2答案:家破人亡,悲惨孤独,深受战争的创伤;忍受打击,坚忍不拔,顽强地面对生活;善良慈悲,认领孤儿,满怀一颗爱心)
四、赏析品味(先在自由组合的小组里讨论,再准备全班交流)
1、本文的叙述方式有何特点?这种叙述有什么好处?
2、本文主要采用了人物描写的哪种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3、你注意到了本文哪几处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你对这些描写作何评说?
4、索科洛夫为什么没有告诉遗孤真实情况,而骗取凡尼亚相信自己是他的爸爸?
5、小说结尾处“……什么东西在前面等待着他们呢?”和“我希望……”分别暗示了什么?为什么 “我”对遗孤凡尼亚举手告别时有“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我慌忙地背过脸去”?
(1答案:第一人称的叙述,听别人讲故事的方式,有“我”的抒情议论的介入。好处:真实感,现实感,还给读者亲切感。)
(2答案: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好处: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从而刻画出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3答案:回到部队后的心理与细节:① 激动极了,因为两年来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 ② 我的头好一阵习惯成自然地缩在肩膀里,仿佛怕挨打一样;③ 嗐,也不知道我怎么会像孩子那样吹起牛来的;④可是过了两星期,却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了;家里没有回信来,说实话,我开始发愁了,东西根本不想吃,晚上也睡不着觉,各种古里古怪的念头尽在脑子里转动……
得悉妻女死亡后的心理与细节:① 当时我没有把信念到底。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② 我倒在床上,躺了一会儿,才把信念完了;③等我的心松开了……站了④一会儿,感到穿心的悲痛
,陈庆德《一个人的遭遇》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tag: 教学 教师 一个人 , 高一语文必修二,高一语文必修二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高一语文必修二